泉州大桥把泉州千百年来的石雕工艺和大桥造型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张九强 摄)
相关链接
泉州大桥:晋江上第一座现代大桥
泉州大桥位于鲤城区南端,由晋江北岸泉州内港第四码头横跨晋江南岸。这是泉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横跨晋江下游市区第一座工程巨大、气势恢宏的大桥,于1980年11月28日在顺济桥下游400多米处破土动工,用时3年10个月,1984年国庆节前夕建成通车。
泉州大桥总长3431米(主桥848.53米,引桥2582.47米),总宽16米(主车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是一座由22孔、23座墩台、157根灌柱组成的飞架晋江之上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大桥两侧栏杆上有花岗岩雕狮子326只和石雕白莲花328朵;大桥两端各有2座六角凉亭。
刺桐大桥:全国首座采用BOT方式建设
泉州刺桐大桥是福建省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和泉州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采用国际通行的BOT(建设—经营—移交)方式进行建设。大桥长1530米,宽27米,接线公路2285米,匝道2400米,其中北引桥620米,南引桥600米,设计日通车量为2.5万辆次。
后渚大桥:泉州路桥中首座跨海域大桥
后渚大桥横跨洛阳江,连接丰泽区东海街道与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西连省道305线,东接洛秀组团东西主干道。大桥及其连接线全长4.343公里,其中主桥长2096.5米,宽25.5米,为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后渚大桥是泉州路桥建设中首座跨海域大桥,在当时创下了泉州市单座桥梁单跨最长、全长最长、施工难度最大、资产投入最多的纪录。
泉州晋江大桥:世界第一座“开”字形斜拉桥
泉州晋江大桥由主桥、南北引桥及南北互通立交组成。北岸与市区通淮街连接,跨越晋江江面后,南岸在晋江市陈埭镇仙石村与江滨路和沿海大通道连接,全长3.6公里,主桥路宽38米。
作为世界首座“开”字型斜拉桥,高达134.125米的“开”字形结构主塔的四个翘角姿态飞扬,突破现有倒Y形、独柱形的主塔造型,个性奔放,凸显泉州“开放、交流”的城市理念,加上柱外侧精制的刻槽处理,具有浓郁的闽南民居建筑特色。
田安大桥:市区首座采用钢结构桥梁
田安大桥桥跨布置共260米,主跨跨度为国内同类型桥梁最长,是市区首座采用钢结构桥梁。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Ⅰ级主干路,设计时速60公里,标准道路宽度47米,标准桥梁宽度为36.5米。起点位于田安路与泉秀街的交叉口,路线沿田安南路向南,上跨宝洲街和江滨北路后,以基本垂直水流方向跨越晋江,主线跨越江堤及江滨南路左幅后,以高架桥的方式沿江滨南路中央分隔带向东,跨过江滨南路右幅接入规划机场连接线,到达路线终点。主线道路全长2888.025米,其中桥梁总长度238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