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故事
身体抗议 他决心二度戒烟
市民张先生,自3月10日起,再次尝试戒烟,如今坚持一个多月的他,已经基本不沾烟。他还记得,自己首次戒烟是在2009年9月,但坚持了8个月之后却宣告失败。
第一次戒烟始于偶然。当时,他赴台湾旅行10天,听导游说台湾对公共场所抽烟罚得特别严厉。“抽烟只能在看得到天的地方才允许,否则发现一次,罚的可是好几千元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想趁机把烟戒了。
从台湾回来后,他的戒烟行动坚持了8个月,最终还是没能抵制住诱惑。“人家热情地递烟,你总不能不接呀。”有时,与同事吃夜宵,酒足饭饱后同事时不时递上一根;有时,出外应酬,开席前聊天时朋友递上一根。抵挡不住递烟的礼节,就这样,张先生的戒烟宣告失败。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上个月。“体检报告出来后,我心想这次真得戒了。”张先生说,年轻时,抽烟对体质的影响没那么快显露出来,“那时,打死我也不戒,不懂得预防未来。”但如今,这种危害慢慢显现出来,再不戒,身体要抗议了。
在张先生看来,其实抽烟只是一种习惯。在家时,自己基本都不抽烟,多年来都如此,但只要一回到办公室,坐在那就想抽。“你看,在飞机上不允许抽烟,久而久之大家自然会遵守。”张先生说,只要改掉这种条件反射式的抽烟习惯,戒烟也没那么难。
而对于5月1日即将实施的禁烟令,张先生认为这是一个好契机,“有这种法规的约束,自然在公共场所人家不会给你递烟,有助于慢慢戒烟”。
经常需要应酬 戒烟7年反反复复
来自晋江的生意人张先生,7年前由于女儿反对开始尝试戒烟,但一直反反复复。
女儿张小姐说,一开始父亲也很难。“一次晚饭过后,父亲一改往日作风,主动提出要到楼下扫地。这被眼尖的母亲看在心里,这外面多黑啊,扫什么地呢?于是,母亲派我跟踪调查,原来,父亲是借扫地为由,正躲在楼下抽着烟呢。”由于此事被女儿识破,张先生下定决心戒烟。
那期间,他还在车上准备了许多糖果,只要一想抽烟,他就吃上几颗。见此情景,张小姐很欣慰,家人还为父亲戒烟成功的案例骄傲了许多年。
可是她最近一次发现,父亲陪她去练车时,又抽上了!“当时,我在旁边,教练请他抽烟,他很坚决地拒绝了。可是我去练车时,一转头,却看到父亲和教练坐在椅子上吞云吐雾。”
后来,张先生跟女儿坦白:在外面应酬接触到的人,会抽烟的占大部分,所以需要它作为交流的一种手段。他也很头疼,希望戒烟,但真的很难办到。听父亲这么一说,张小姐也很无奈。她只能希望,“五一”起室内公共场所禁烟后,抽烟的人少一些,特别是敬烟这种“文化”少一些。(本网记者 陈丽娟 实习生 张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