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公园水幕电影展示多彩的闽南文化
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翻阅本报特刊
本报推出《闽南文化大观园 温陵十二钗》特刊
可口的台湾美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品尝
闽南网6月16日讯 献礼世界闽南文化节,本报精心制作的28版特刊——《闽南文化大观园温陵十二钗》昨日新鲜出街,3000份特刊送达参加文化节的海内外嘉宾手中,好评不断。
此前,为迎接这场文化盛宴,本报自5月21日起推出特别策划《闽南文化大观园温陵十二钗》,通过独特的创意和视角,为数十万读者呈现博大精深的闽南文化。值此文化节召开之际,我们将这一策划结集成册,为这场盛会送上一份薄礼。
“温陵十二钗,做得很好,闽南文化,就是要多宣传报道!”
——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将特刊送到泉州南音艺苑,正在那里带队彩排的新加坡湘灵音乐社社长丁宏海,祖籍泉州东海石头街,他仔细地翻阅本报特刊,对里面每一钗的报道都兴趣盎然。当他看到《古曲千年唱未休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篇报道时,不住点头,“你们这个温陵十二钗,做得很好,我们闽南文化,就是要多宣传报道!”
文中提到的推陈出新的观点,丁社长很赞同。他说,在新加坡,很多人都觉得南音是很古老的音乐,很难懂,大多是老人才感兴趣,年轻人则喜欢流行音乐,所以南音传承面临着很大困难。在长期的摸索中,他们把新加坡当地、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一些元素融合进南音里,比如马来鼓、中阮等乐器,这样的创新,就赋予南音不一样的魅力。
“这次世界闽南文化节,《联合早报》也派记者来采访,在新加坡,我们每次做南音的演出,他们都很喜欢报道,这就是很好的宣传。”丁社长觉得,泉州是南音的发源地,是最古老最正宗的,更有理由好好保护,媒体也要发挥作用,努力地宣传传统文化。
58岁的丁社长早在1995年就来到泉州进行南音交流,先后来过10多趟。“这几年,我们把学生送到泉州来学习深造,回国后,他们就可以传给更多人,一代代地培养南音人才。”
“各级传承人,应该承担起传承的责任。”
——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陈日升
昨天,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陈日升也收到了本报“温陵十二钗”的特刊,仔细看过后,陈日升评价,“很不错”。昨天,他还向记者谈了谈自己对南音传承的看法。
“泉州进行青少年南音教育,已经有20多年了,把南音带入中小学课堂,效果很明显,到现在,泉州已经有一二十万孩子可以唱南音。”陈日升说,南音进校园,求的是广度,如果要提高它的高度,则要选拔尖子,让各级传承人进行传授,承担起传承的责任。“师资很重要,我们可以在各地培养一些南音老师,或者聘用当地南音乐团的演员来教学,这就能保证有人教。”
昨天下午,陈日升到泉州南音艺苑观看了泉州培元中学南音艺术团和新加坡湘灵音乐社进行的彩排。“两地青少年的南音水平都很不错,训练有素,这样的交流是一次很好的彼此促进的机会。”
《文化泉州》浓缩泉州风采
昨晚7点30分,激光水幕专题宣传片《文化泉州》,在泉州西湖公园闪亮首播。时长25分钟的《文化泉州》,齐集各种泉州元素,以纪录片手法展示多元文化、古韵泉州之美。从昨晚起至21日,每天19:30~21:00动态展映,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不妨带上家人,到公园休闲玩乐的同时,享受一趟温馨浪漫的闽南文化之旅。
昨晚,当音乐喷泉缓缓升起,伴随着水幕电影一起,顿时吸引不少观众驻足围观,不少人还拿起手机拍照留念。
活动主办方介绍,这一部《文化泉州》,可谓是了解泉州的最佳捷径。整个影片,细微之处都在述说着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新城的文明交相辉映。
影片自一幕刺桐港口舒缓展开,向世人展现了海洋文化的多姿多彩。在这里,开元寺、清源山、清净寺、灵山圣墓,每个场景无不体现着泉州多元宗教文化,昭示着这座城市从古至今、前所未有的包容和开放。
台湾特色庙会开市尝尝台湾美食
新竹炒米粉、爆浆鱼丸、深海帝王蟹……昨日,色香味俱全的台湾特色庙会在泉州市区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开市,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尝到正宗的台湾美食,观赏地道的台湾民间戏曲,了解台湾旅游观光资源。
据了解,此次庙会共设有100个展位,其中两岸风味美食展位50个,海峡特色伴手礼展位30个,泉台旅游资源展位20个。共有来自台南、澎湖和泉州的95家旅行社、风味美食以及特色商品商家参会。
庙会上,台南商家带来了当地特色的担仔面、羊排烧、虱目鱼丸汤等八十多种美食,澎湖商家则带来了奶油炸螃蟹、炭烤甜不辣等台湾特色小吃。此外,还有牛肉羹、浮粿、肉粽、洪濑鸡爪、过饥草汤、面线糊等泉州本土美食,供游客品尝。
泉台特色伴手礼展销会也吸引了众多闽台伴手礼品牌企业。在这里,游客不但可以购买到台湾高山茶、一条根、干贝酱、牛轧糖、竹炭花生,还可以买到泉州“惠女风情”旅游品、“方七娘”系列产品、漆线雕、铁观音、惠安木雕工艺品等。
10条道路夜景
扮靓刺桐城
昨晚6点半,泉州市区10条道路的夜景灯准时开启,不同功能的灯光装饰,定时变幻出不同色彩,将夜幕下的刺桐城装扮得更加迷人。
助力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昨晚起至19日,泉州市政开启中心市区夜景扮靓刺桐城。每晚6时半至10时半,夜景灯准时开启,共涉及10条道路,分别是:北门街、钟楼一带、新门街、涂门街、津淮街、庄府巷、壕沟墘、打锡街、九一街、丰泽街。
昨晚,九一街、温陵路、丰泽街等3条道路的地面LED彩灯也同时开启。一盏盏造型别致的LED艺术彩灯,笔直地站在街道两旁,将夜幕下的街景,装扮得绚丽多彩。
微博互动拿奖
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活动期间,@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将在微博上推出以下活动:
1.“温陵十二钗”知识问答:活动期间我们将每天设置一组问题,大家可参与互动回答,答对有奖哦。
2.“闽南文化节我来拍”:只要是2013闽南文化节活动现场拍摄的图片都可以参与,我们将从中选取视觉独特、体现活动主题的图文微博。
3.“闽南四句”:只要是关于闽南文化的都欢迎大家发微博@我们。
此次活动将送出“温陵十二钗”特刊及闽南网鼠标垫等精美奖品。活动详情请关注本报新浪官方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本网记者 张帆 陈丽娟 林淳淳 吕波 田米 谢向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