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中山南路众多电动车行表示,新规对他们生意的影响有好也有坏
闽南网6月8日讯 今天,《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开始实施,将对市民和电动车销售商家产生影响。
记者走访发现,有三类车主可能难以上牌。而由于符合国标电动车车速和载重值均较小,部分市民,尤其是中学生、快递员则表示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市场调查——
泉州市场合标电动车不多
泉州电动车行业估计,通告所含中心市区范围内,电动车数量可能在25万辆至30万辆之间。
“其中98%是摩托车式电动车。”福建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泉州宏发电动车行经营者高英超说。
据调查,目前泉州市区中山南路有电动车店50余家。高英超等业内人士统计,全市电动车库存超过5万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摩托车式电动车。
那么,其余部分自行车式电动车是否符合国标?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市区中山南路多家电动车行,发现这些小型电动车仍然超标。其中一辆“最接近国标”的自行车式电动车,不含电池的整车重量低于40公斤,但出厂设定的最高时速是30公里/小时,不符合20公里/小时限速。
电动车车行寄望新国标
车行商家们对于规范电动车管理表示欢迎,但还是绕不过一个已经讨论多年的老问题:现行国标是否过时。
高英超说,现行电动车国标已使用14年了,标准中的限速、整车质量、输出功率等参数,与现今电动车制造技术水平不符合。泉州爱玛电动车行经营者王寅山举例说,“例如刹车装置,现行国标参照的还是自行车设计,但现在的电动车用的都是摩托车标准,这些标准改一改才符合社会实际”。
多家车行称,新国标在下半年即将公布初案,希望到时各项标准参数放宽。
三种类型车主上牌难
通告称,可上牌电动车需提供“合法证明”,即购车发票和合格证;且从昨日通告发布之日起,新购超标车就无法办理登记上牌手续。行业人士指出,这会造成三类车主难以上牌。
第一类,是买车时免开发票的车主。一些车主在正规车行买车,但因为不开发票可打折100多元,使得手头无发票(甚至无存根票据)。而通告又规定,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虚开、倒开销售发票,这部分车主难以“补票”。
第二类,是“黑车”或部分丢失发票的车主。泉州现有的电动车中,部分是“黑车”,还有一些因各种原因丢失购车发票和合格证又难以补开的,也无法上牌。
还有一类,是有新买车需求的车主。一些车行店家说,合标电动车大量引进泉州销售,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还是有一些人需要买超标电动车,他们虽然有发票但也挂不了牌。
——各方分析——
车行:将带来好坏双重影响
昨日下午,几名电动车销售商家聚在一起,讨论新规带来的影响。
泉州中邦电动车行经营者陈聪杰说,如果有消费者不知新规来买超标电动车,“作为商家,我们还是要明确告知他们政策,让顾客自己选择,当然也尽量推荐符合标准的电动车”。
商家们认为,新规将对电动车销售带来双重影响。通告发布后,将会带来一拨“换车潮”,一定时间内会带动符合标准电动车的销售额上涨。但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超标电动车销售难,考虑到中山路店租涨价等,一些经营者可能难以维持盈利。
中学生:16岁以下不能骑电动车
通告规定,16岁以下中学生不能驾驶电动车(包括合标车和超标车),16岁以上才能驾驶电动车。
16岁的小王在泉州市区某中学读书,平常骑超标电动车上学。听说即将出台的通告后,小王说,尽管他可以挂临时牌,但超标电动车按机动车管理,他则应该持有二轮摩托车驾驶证,而事实上,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不能考驾照。小王说,他从家里到学校,没有直达公交,而骑合标电动车,可能还不如自行车快。
快递业:3年后会受到较大影响
由于合标电动车慢,会让一些市民难以适应,尤以快递行业影响显著。
小朱在泉州市区一企业做业务员,因市区车多、车位少,他上班一般骑电动车。新规实行后,小朱如果要继续骑超标电动车,则必须尽快考驾驶摩托车的E证,但他刚拿到小汽车C1驾照,一年后才能考E证。
申通快递泉州市区区域经理郑先生说,现在末端派送的主力军就是超标电动车,眼下就面临上牌和培训摩托车证的问题。而3年后,超标电动车被淘汰,符合国标的电动车速度不快,载重不足,必然对快递业产生严重影响。
除快递业外,类似送奶、送水、发行报刊等行业,也会受到同样的冲击。
新规将分流部分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昨日,泉州公交发展有限公司回应说,目前公交运力足够,但会观察新规带来的客流变化,根据现实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方便市民出行。(本网记者 涂传之 陈邵珣 谢杨 实习生 陈莹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