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偷来的东西都可以拍卖,那法律就乱套了,社会就乱套了。我只是尽了责任,这个款不能付。”——2009年2月,泉商蔡铭超2.8亿元竞下鼠首和兔首,但拒付款拖延拍卖。
●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向中国无偿捐赠鼠首和兔首——2013年4月26日
本社记者昨日连线采访泉商蔡铭超—— “总算有明白人祝贺珍贵文物终于回家”
蔡铭超
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学会专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昨日,记者连线曾经以2.8亿元拍下鼠首、兔首却拒绝付款的泉商蔡铭超,他对珍贵文物的回家表示祝贺。
4年前:2.8亿元竞下 拒付款拖延拍卖
昨日,蔡铭超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终于回来了,祝贺,祝贺!”这也是他近日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话。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一直是圆明园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而鼠首、兔首受到全世界关注,源于一场一波三折的拍卖。2008年10月,佳士得公司宣布,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中国国家文物局也明确表示,反对拍卖中国流失文物。但佳士得公司以商业诚信等为由,坚持拍卖,两件兽首总估价高达2亿元人民币。
2009年2月25日晚,一位“神秘买家”以电话委托的方式拍下兽首,成交金额为3149万欧元。按照当时汇率,折合人民币2.8亿元。随后,“神秘买家”——泉商蔡铭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表示虽然竞拍成功,但不会付款,并表示这种行为符合拍卖规则。他说:“如果偷来的东西都可以拍卖,那法律就乱套了,社会就乱套了。我只是尽了责任,这个款不能付。”
这次“搅局”拖延了对圆明园兽首的拍卖,事实上最终也宣告了该文物流拍。
现今:兽首将送还中国 感叹“总算有明白人”
当时竞拍成功后,蔡铭超表示,虽然自己的行为在圈内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名誉方面会受到沉重打击,但兽首争议大,不同于其他拍品,所以他坚持不付款。
原来,在拍卖行有这么一个规定:归属有争议的拍品不能拍卖。众所周知,鼠首、兔首是原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喷水池的一部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英法联军掠走,因此这两件兽首并非法国人所有,属于“归属有争议的拍品”,不能拍卖。
后来,有法国企业表示,如持有人同意,愿意集资购买后归还中国。随后,法国皮诺家庭从原持有人手中买下这两件兽首。
昨日下午3时,蔡铭超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条内容为“难道你们不明白,这是两件存在所有权争议的拍品吗?”的微博,并评论道,“总算有明白人”。
“法商捐赠圆明园兽首,毋庸置疑是个积极的信号,是中法友谊的见证。”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在接受国内其他媒体记者采访时对此非常肯定。
印象:行事低调商人 “高调”竞拍走红
蔡铭超的堂哥蔡益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蔡铭超是晋江永和镇坂头村西堡人。蔡铭超的父母年轻时就到厦门工作,并在那里生下蔡铭超兄妹三人,直到退休后才双双返回晋江老家,而蔡铭超则留在厦门继续经营事业。
蔡铭超给媒体的印象大多是“一位低调的商人”。虽然此前他的身份是厦门心和艺术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但在他提供给媒体的名片上,根本就没有留有任何的职务。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蔡铭超确实是很低调的人。如此低调的商人会成为镁光灯下的“红人”,大抵是因为两件事:
2006年10月7日,蔡铭超在香港以1.166亿港币的成交价拍下明代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使得这尊佛像成为世界上最贵的中国佛教艺术品。他本人也成了在拍卖场上与众多国际大买家竞争、最终以创纪录的价格将流失海外的国宝购回中国内地的第一人。
2009年2月26日,在法国拍卖会上,蔡铭超拍下鼠首、兔首,随后公开表示自己不会为这两件拍品付款。至此,“拍而不买”将蔡铭超推至风口浪尖,有人称赞他是爱国志士,有人则认为他毁坏了国人的国际形象。不过,蔡铭超坚持认为,“这是他们偷来的东西,我不能付这个款。”(记者 许雅玲 王琼瑜)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