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世遗泉州|名居·李贽故居:古城烟火深处的思想圣地

来源:闽南网 2025-11-28 17:31 http://www.mnw.cn/

  【开栏语】

  世遗城市、海丝起点,泉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申遗成功后,泉州与世遗的事迹仍在延续,泉州正在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1982年,泉州入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泉州当选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到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厝,到饱经沧桑的名山、名寺、名桥、民居,甚至是市民日常的“古早味”美食……住泉州、逛泉州、吃泉州,泉州古城的一街一巷都承载着历史,泉州的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事。这些历史的“活页”,在时光中慢慢沉淀,历久弥新,成为泉州的独特气质,与我们一起走向未来。

  闽南网推出大型策划栏目——《世遗泉州》,用文字与镜头的力量,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名寺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闽南网11月28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洪方博涛 洪泓塬 文/图/视频)毗邻泉州古城天后宫和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静静坐落于万寿路的烟火气中。这位从泉州走向世界的思想家,以“异端”著称,名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发展史上的二十五位思想大家之一。

  万寿路123号的古宅,曾是李贽青少年时期的居所。虽留存下来的空间有限,却蕴藏着李贽思想的炽热火焰。在宋明理学占据绝对权威的时代,李贽的学说理念超前,尤为难得,迄今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众多著作仍广为流传,卓吾风骨底蕴绵长。

李贽故居中的李贽雕像

李贽故居

思想巨匠从温陵走向世界

  李贽(1527年~1602年),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贽出生于福建泉州府南门外。其祖先是元朝以后迁居福建的汉民,祖上曾是元代泉州海外贸易的巨商,家族与回族、伊斯兰教有着密切的血缘,本人亦有阿拉伯血统。祖上原本姓林,至他已是第八代,因汉化部分林姓后代改变信仰,改姓为李,遂有“林李分宗”。

李贽故居所在的城南

  据记载,李贽幼年家贫,随父亲识字读书。12岁时,李贽撰写《老农老圃论》,批评孔子视种田人为“小人”的言论,轰动乡里。26岁中举人,30岁至54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后弃官隐居湖北麻城芝佛院,讲学时门徒数千。晚年游历南北两京等地,终因诬陷下狱,自刎身亡,享年76岁。

  在泉州,李贽度过了幼年、少年及青年时期,生活了近三十载,正是其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

  29岁时,李贽离开家乡赴异地任职,后又寓居异乡,但他对家乡的思念,从其字号中可见一斑。在辉县任职期间,他住在苏门山百泉之上,鉴于泉州别称“温陵”,遂号“温陵居士”;在百泉游玩时,有感“吾泉而生,又泉而官,泉于吾有夙缘哉”,自称“百泉人”,又号“百泉居士”。而在李贽的著述中,家乡的情景不时被提起,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元素。

  综观其一生,正如李贽所言:“某生于闽,长于海,丐食于卫,就学于燕,访友于白下,质正于四方”。

陋室生辉串起一生波澜壮阔

  始建于1421年的李贽故居,占地495平方米,原为两进三开间的闽南传统民房,现由前落通道、天井、正厅及后落庭院构成。正厅为坡屋顶砖木结构,内置案桌供奉李贽塑像,后有李氏家族族系图。

  相较于市井的繁华喧嚣,这座百年故居显得古朴,甚至带有“陋室”之感。大门口悬黑底金字匾额,上书“李贽故居”。踏入其中,一尊高约2米的李贽半身铜像映入眼帘,通道两侧以“李贽生平”“李贽思想”“乡土故居”“仅存斗书”四大篇章介绍其生平事迹、思想及家族谱系。

故居内陈列展示李贽相关资料

李贽故居内陈列的书籍

李贽故居的李贽塑像及“乡贤名宦”匾额

  这尊半身铜像一侧立有“李贽故居重修碑记”和“李贽故居”省级文物保护碑;另一侧为李贽先祖东湖公墓道碑及族墓墓碑。

  故居厅口联文为“联济南陇西为鼎族;蔚政事文学之名贤”,厅中楹联为“两支双名宦;三世四乡贤”,正厅两侧悬挂李贽在云南姚安知府任上所撰对联:“听政有悠闲,不妨甓运陶斋,花栽潘县;做官无别物,只此一庭明月,两袖清风”。正厅还展出了李贽年谱、著述,后人评点其作品的丛书及相关史料文献、遗址遗迹的文字介绍和图片等。

  据载,李贽故居于清康熙年间曾改为“林李宗祠”,成为泉州联宗文化的重要史迹。清同治年间修葺时,厅右侧出土李贽石质印章两枚,一刻阴文“李贽”,一刻阳文“卓吾”,现分别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走出正厅,回望这座承载李贽成长历程的故居,仿佛可见当年那位激情满怀、智慧卓越的李贽在此生活、成长;在河南辉县,他或在宁静乡村中思索社会变革;在云南姚安,他以知府身份践行为官理念;在湖北麻城,他与文人墨客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火花;在北京通州,他虽处人生末段,仍坚守初心……每段经历皆如节点,串联起这位思想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多元交融铸就思想突围

  李贽故居的一砖一瓦,见证了李贽的过去,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其留下的著述是思想的精华所在,那些文字犹如一把把锐利的剑,直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李贽故居旁的德济门,地处蕃商来华上岸之处,附近曾是外来商贾聚居的“泉南蕃坊”,见证了泉州对外往来的繁忙、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东方第一大港的繁荣。虽明廷实施海禁,泉州民众却依然蹈海谋生,铸就了冒险、务实、多元的海洋人文特性。

  李贽不受传统思想束缚,正是得益于泉州地域文化的特殊性。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要》等等。他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

  在文学方面,李贽提出“童心说”,主张创作要“绝假还真”,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在思想上,他倡导独立判断,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男尊女卑、重农抑商等观念,具有前瞻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上,李贽提倡“因乎人”“因性牖民”的“至人之治”,提出了“至道无为、至治无声、至教无言”的政治理想。他反对因循守旧,倡导“因其时,用其术,世无定时,我无定术”“不蹈故袭,不践往迹”,主张“受人家国之拖者,慎无刻舟求剑”“治贵适时,学并经世”,提出治理国家不能死守教条,而应适应时势,学习新知识。同时,他还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表现出对专制皇权的不满,成为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民本思想的先导。

  “他不满现状的革新、开拓精神和走在时代前列的超前意识,是泉州人爱拼敢赢精神的体现。”华侨大学教授、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会长陈少牧认为,正是泉州这片热土养育并奠定了李贽的思想基础。而泉州也在李贽的一生中占据重要篇幅。当年,李贽从河南辉县返回泉州为父亲守制,彼时泉州遭遇“倭患”,心系家乡的李贽义无反顾地组织人员抵抗倭寇的侵扰,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爱国爱乡的情怀。

  陈少牧表示,李贽的思想曾被人形容为“离经叛道”,与当时的传统道学格格不入,这也体现了李贽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李贽在麻城任职时不仅著书立说、广交学友,还经常开班讲学,提倡男女平等皆可参与,这在封建社会中是很“超前”的做法。

思想传承跨越四百年的精神共鸣

  从古城的李贽故居,到南安李贽纪念祠、南安榕桥中学李贽纪念馆、泉州西湖公园的李贽塑像……在泉州,各地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思想家。

  也许有人会问,400多年后再学李贽,究竟在学什么?在泉州,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游客正在参观李贽故居

南安柳城的李贽雕像

  几经修葺后的李贽故居,每天开门迎接天南地北的游客。许多人看来,李贽故居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李贽的故事,传承着他的思想和精神。

  许珊峰是李贽故居的一名讲解员。“这几年,来故居参观的人越来越多了,群体也越来越年轻化。”许珊峰说,早前智能手机等还不普及时,一些李贽的忠实“粉丝”经常来故居参观,年纪大一些的甚至自带纸笔,他们把展板上的介绍一一抄写下来,常常一待就是半天。更有游客因敬佩李贽,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卓吾”。

  年过七旬的陈少牧亦对研究李贽充满了热情。从大学时起,陈少牧开始接触李贽的相关研究。陈少牧回忆道,泉州在20世纪80年代曾举办过李贽研讨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写出了一篇论文,探讨李贽的为政思想和政绩,这也开启了他的研究之路。

  陈少牧表示,李贽的思想之所以至今仍被重视,一方面,他为人正直无私、奉献社会、追求真理,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深邃,研究领域和门类非常宽泛,涵盖文学、哲学、思想,涉及社会制度、道德领域以及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完整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他“敢为天下先”的卓绝精神,也深深浸润着一代代泉州人。李贽的思想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也引发了学术关注,并被西方多国学者研究。

  当前,泉州市李贽学术研究会正积极推进李贽纪念馆展陈建设工作,并计划牵头成立李贽研究智库,拟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高校、科研机构加入,把对李贽的研究推向更高、更新的台阶。

  学习李贽思想,尤以年轻一代为重。泉州七中特设“卓吾班”,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成立了卓吾文学社,研究会亦常邀国内外专家授课,举办“李贽主题读书会”,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聆听先贤故事,共探先贤的智慧。

  踏入李贽故居,不仅是一次历史寻踪,更是一场思想对话。四百年前那颗自由不羁的灵魂,依然通过这座宅院向世人传递着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力量。在泉州这座世遗名城中,李贽的思想光芒依旧照亮着后来者的前行之路。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安溪:汇聚各界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
  • 安溪县政协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 总投资1.2亿元 英都古码头加速焕新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天冷更“伤心”?(视频)
    医解百科︱为什么天冷更“伤心”?(视频)
    鹤舞永春 传承五洲——2025年永春白鹤拳传承发展大会举办(视频)
    鹤舞永春 传承五洲——2025年永春白鹤拳传承发展大会举办(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云南昆明一火车站内发生试验列车撞施工作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乡镇调研 喜讯!泉州爱尔眼科眼底病科孟冠军博士研 南安市领导带队赴乡镇调研 本周五晚,复旦教授张军从国际视角解读中 连续6天 南安禁止林区一切野外用火 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造纸板块涨幅居 莆田市委宣讲团在莆田学院、湄职院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