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春县外山乡云峰村,有这样一个退伍军人,他是一名“兵支书”,一心只想为民办实事,他1978年4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1999年12月退伍,在部队服役期间,爱军习武,工作出色,表现优秀,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1次,退伍后,始终保持军人的本色和作风,自主创业,带领当地群众发家致富,长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拥军优属、发挥作用。先后荣获第七届福建省道德模范,泉州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村(社区)“担当者”、“乡愁河长”,永春县第一届乡村调解能手、“百姓学习之星”,并当选中国共产党永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他就是现任云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志军。
担重责,筹款打通致富路
云峰村海拔600-930米,距永春县城30公里,是永春海拔最高的边远村之一,村民世代以发展种养殖业为生。2018年前,村道硬化仅有20公里左右,且均为3米宽的小道路,通村路窄弯多坡急,有些甚至尚是土路,这些严重阻碍了云峰村的发展。
为了家乡的发展与振兴,2018年,林志军放弃了在外面兴隆的生意,回村一肩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重任。“要想富、先修路”,为打通家乡的“财富路”,林志军主动谋划,争取上级各项政策资金1650万元,筹集社会资金260万元,将该村一条长9.3公里、通往镇区的主要道路进行拓宽升级,建成双车道水泥路;对该村另外一个方向的20多公里的村道进行“单改双”提级改造,将原来狭小、弯曲的小路改造成6.5米宽的双车道水泥路。短短三年内,偏远的云峰村拥有了环绕全村的宽敞水泥路,实现全村串联,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
重承诺,立志为民办实事
云峰村全村原有42户贫困户,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林志军根据贫困户实际情况,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量身打造脱贫策略,积极引导他们种植芦柑、冬瓜等农产品,全村4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原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不足5万元,林志军积极主动地与福建风能发电外山风电场、福建隆兴种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沟通,让村企联动真正成为村里双赢的有力举措,在他的带领下,云峰村成功摘掉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的帽子,2021年村集体收入顺利突破2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高风尚,一心一意为群众
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作为云峰村的带头人,林志军就带领全村党员、团员、退役军人,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者宣传队、退役军人巡查队等队伍,一起参加巡查、宣传等工作;为保障村民正常生活,林志军自建微信群,村民和返乡家属每天只需在微信群上报所需的生活用品,他都会帮忙代购,保障他们的生活。从云峰村到永春城关,即便是熟悉山路的林志军也要耗时40分钟,每天清晨6点,他就得出门采购,送完物资,一般要到中午11点。疫情期间,林志军为大家代购包括蔬菜、油、盐、米等生活必需品,和部分常用药品,以及婴儿奶粉、纸尿裤等3大类25种共计3万余元;他还自掏腰包捐赠口罩2000个,隔离防护衣300套,并发动乡贤捐钱捐物;2020年11月,林志军被国家开放大学评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泉州市评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工作先进个人。在林志军的牵头组织下,该村组建“群众调解队”,由各角落自然村有威望、办事公道得人心的“老事大”担任调解员,及时化解邻里小矛盾小纠纷,避免拖延成大矛盾大纠纷。
林志军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四处奔走、筹集资金,云峰村老人“免费午餐”、云峰小学危房改造及提升、村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老人活动中心、12.5公里灌溉水渠网、日产饮用水100吨的取水工程等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期完成,乡亲们的收入年年攀高。在这位“兵支书”的带领下,一幅热闹、生机盎然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林志军在福建开放大学永春学院学习期间,品学兼优、表现优异,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福建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