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10月13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重症医学科,即大家所熟知的ICU,是急危重症患者最后的生命防线。
从急诊到ICU,从福州到泉州,48岁的陈名智亲历了无数攸关生命的危急时刻。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他将很多生命垂危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从医26年,陈名智的医术和医德,在业界有口皆碑,现担任晋江市中医院院长。
即使承担着繁重的行政工作,他仍舍不得离开临床一线。他常说,经验要在病床边积累,只有不断观察患者的情况,才能发现“线索”,找到治病救人的关键。
人物名片
陈名智,主任医师,晋江市中医院院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口袋里的“葵花宝典”
陈名智出生在莆田农村。在那个年代,缺医少药是常态,大家对医生有种油然而生的尊敬。加上爷爷因生病早早离世,年幼的陈名智在心里坚定了学医的决心。
奔着这个目标,他顺利考上了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医的过程枯燥复杂,好在读书环境很单纯。彼时,除了体育运动外,没有太多娱乐,大家都在专心读书。1995年,毕业后的陈名智被分配到福州铁路中心医院,开始追梦之路。
虽初出茅庐,陈名智很喜欢挑战自我,不管有事没事都喜欢待在科室里学习、操作,很快成为了内科独当一面的医生。陪伴他成长的,是一本母校毕业赠送的《医生医嘱手册》,里头详细记录各类病症的临床表现、长期医嘱、短期医嘱等。
他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参考。在他眼里,这本书像武侠小说中的“葵花宝典”一般,书本常读常新,理论在次次实践中得以验证,变成了宝贵的经验。
为家人选择来泉州
在福州铁路中心医院,陈名智先后待在内科、急诊科,一路成长为急诊科主任。
急诊这个不打烊的科室,24小时都有突发情况。为了能尽快赶到医院抢救病人,陈名智就住在医院附近。在福州的几年时间,他沉淀了医术,也收获了爱情。陈名智的爱人也是医生,在妇产科工作。
2003年底,岳父、岳母在福州退休后想回泉州生活。陈名智想了想,自己是莆田人,在泉州或福州生活好像也没太大的差别。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夫妻俩决定放弃福州的工作,跟二老一起来了泉州,从头再开始。陈名智加入晋江市医院急诊科,从一名普通的急诊科医生做起,后又成为急诊科主任。
多年来,陈名智和爱人这对“医界侠侣”几乎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工作上,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看着忙碌的爸妈,儿子打心眼里觉得从医是门苦差事,读大学选专业时拒绝学医。
医院新科室的“创业者”
2007年,晋江市医院因学科发展需要,决定成立重症医学科,并选派陈名智去进修。
回望14年前,重症医学科还很年轻,在县级的医院属于稀有物。学成归来的陈名智,身负重任,开始了漫长的新科室组建工作。
“创业”的开头写满了艰辛。新科室没人手,他从其他科室抽调来支援;没病房,他改造了手术室旁边的复苏室……随着人员和设备慢慢充裕,重症医学科初具雏形,进入发展轨道。一年365天,陈名智有300天待在科室里,操持科室的事宜。在他的带领下,晋江市医院建成了泉州市县级比较规范、全封闭式管理的重症医学科。
陈名智(右一)带医生们查房
对一些危重病人来说,做完外科手术后,需要进行围手术期的管理。特别是一些高龄或者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可能会因术后并发症导致脏器功能衰竭。重症医学科就是为这些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凭借一个个鲜活的病例,重症医学科逐渐获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说到抢救病人,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ICU。
除了在内科工作的那几年,陈名智一直在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打转,扮演生命“守门员”的角色。2016,他担任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院长,也在医院组建了重症医学科。在晋江市中医院,他也干着“老本行”,带领近40名医护人员继续抢救患者的生命。2021年2月,他调往晋江市中医院,担任院长一职。
抢救生命要先“开枪”
常与死神打交道,经验丰富的陈名智总结出了一套抢救方法。
“抢救生命就像打仗,最重要的是先开枪,放倒死神,再瞄准具体病情,提供一套治疗方案。”他说,对于重症患者来说,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耽误一分钟,病人的生存率就会降低。
这些年,陈名智精准“开枪”和不懈坚守,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家属向陈名智(左)赠送锦旗(洪尚妙摄)
早前,有个20多岁的小伙子被紧急送到晋江市医院。这名小伙子被刀捅伤肺部,引起肺损伤,情况非常危急。陈名智和团队接手时,他的生命体征不断下降,心跳呼吸在手术台上骤停了几次,瞳孔一度涣散。
赶来支援的专家认为,小伙子基本没啥希望。固执的陈名智没有放弃,继续给病人使用了大量药物维持生命体征。五六天后,小伙子的情况神奇般地开始好转。因医院条件有限,陈名智还亲自护送小伙子去福州继续治疗,最后从福州传来好消息。小伙子活了下来,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收获感谢的同时,信心也大大增长了。
坚守临床一线的院长
“病人的腹部CT做了吗?要注意有没有穿孔。” “我明天没其他安排,会过来查房。”“酸中毒的病人情况怎么样?”
无论院长的工作多忙,陈名智总要抽出时间去重症医学科查房,随时跟医生们保持沟通,舍不得离开临床一线,带领着中医院的重症医院团队继续坚守。
前不久,陈名智和团队用了14天时间救回了一名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患者是一名40岁男性,平时身体健朗,因工作经常熬夜加班,后又受凉开始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等症状,被确诊为暴发性心肌炎。接手后,重症医学科迅速反应。两周后,患者成功转出ICU,很快出院回归正常生活。
上个月中旬,家住晋江梅岭的庄阿婆突然出现脖子发硬、张不开嘴、说话含糊等症状。原来,她早前在喂鸡鸭时,右足底被一铁钉扎伤过,考虑其为破伤风患者。因破伤风病情发展快且凶险,庄阿婆紧接着便出现意识模糊、全身肌肉僵硬、反复抽搐等症状,被迅速转入ICU治疗。陈名智给阿婆制定了一套科学、全面的抢救治疗方案。9月初,庄阿婆治愈出院,出院时生活已能自理。
据悉,晋江市中医院ICU是泉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年收治各类急危重症病例20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
陈名智说,县级医院是老百姓就诊的第一选择,在努力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业务能帮到更多人,患者的健康是他最大的安慰。(除署名外,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