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阮传亮:拿捏一把针 传承一流派

来源:闽南网 2021-09-29 10:18 http://www.mnw.cn/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9月29日讯(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洪泓塬 文/图)

  作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泉州留章杰中医针灸传承人苏稼夫的学术继承人,要将针灸康复传承开枝散叶,阮传亮感到任重道远。

  拿捏一把针,已经25年,阮传亮将老一辈中医人的训诫作为自己从医的准则。

11

  人物名片

  阮传亮,泉州市中医院针灸二区(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泉州市第三层次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泉州留章杰中医针灸传承人苏稼夫的学术继承人。擅长治疗疑难杂症,在治疗中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顽固性面瘫、软组织损伤,带状疱疹、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诊疗经验。

  出身医学世家 首次扎针是照镜扎自己脸

  在100多年的泉州花巷许厝埕陈振辰故居里,至今走出了四代名医。

  民国时期,故居主人陈振辰先生创办了南生诊所,他是一名西医,为人乐善好施,对待病人从不分贫穷贵贱,穷人看病从不收钱,他性格豪爽,广交朋友,口碑和名声都远扬四方。

  外公陈振辰的故事,阮传亮从小听到大,孩提时的他心中就萌生对医者的敬佩。大舅生前是西安肝胆一把刀,二舅生前也在许厝埕开了20多年的诊所,专治小儿疾病,常常门庭若市。而表舅张永树,就是他踏入医门的摆渡人。

  出身医学世家,阮传亮接过祖辈的衣钵,考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推拿专业。他清晰记得第一次扎针,是照着镜子扎自己的脸,取穴、下针、捻转……

  不承想,这拿捏在手上的技艺,一做就是25年。

22

阮传亮

  先后师从名医张永树和苏稼夫

  大学实习期间,阮传亮都在泉州市中医院跟师张永树及苏稼夫。1997年毕业后入职泉州市中医院,2002年脱产读研究生,成了科里的第一个研究生,2012年取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学医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从医25年,阮传亮的职业生涯有两个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入门师从张永树。张永树学术渊源于近代针灸大师承淡安,师承留章杰教授,他的学术观点注重“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而2008年,中医药管理局确认苏稼夫为第四批国家级名老中医,他在临床上强调“以通为用”、“通经脉、调气血”,自己又有幸成为苏稼夫的学术继承人。

  师从两位名老中医,阮传亮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他认真刻苦,从他们各自的学术理念上,进行领悟、提炼,并从中创新、改良。

  “我们中医好像更信佛,所以我们对人也会比较谦逊”,阮传亮感悟很深,他把老一辈医者的训诫,作为自己从医的指引,并执着、坚守。

  传承守正创新 学习改良应用

  采访那天下午,诊室里病人比较少,阮传亮得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沏上一壶茶,翻看桌上的医学书,午后时光将自己沉浸在茶和书的世界里,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33

午后在办公室里看书

  多年的从医经历,阮传亮深知有许多人害怕针灸。为此,他经常翻看一些国外文献、查找最前沿的医学学术论文,找到一些可以帮助病人的“宝贝”。

  说着,他从外套胸前的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特制耳针。“我看报道时,发现这种针多用于美国的战地军人,这种针扎在耳穴上,会起到止痛的作用,战地军人在受伤时,使用这种耳针可以暂时缓解疼痛……”,然后,他又掏出了一包更小的针,“这是用于埋在皮下治疗慢性病的揿针,效果很不错”。

  康复时用放血疗法,有的人怕扎针,他从网上找到了一款“放血笔”,只要轻轻按压在皮肤上,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样可以放血,且效率高。

  “我喜欢去找这些小东西,并加以改良,在临床上会更实用”,说着,阮传亮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盒粉色针柄的针,“这种针非常细,专门用于治疗儿童面瘫及面部美容,扎下去不会痛。”

  医院口腔科有位医生急性腰痛,他用自己淘来的筋膜罐,帮这位医生走罐,这位医生挂着筋膜罐为病人做完了牙科手术,腰痛竟神奇地好了。“平时用的玻璃罐挂在身上容易掉,我就找了这种塑胶的筋膜罐,挂在身上还可以随意活动,方便又有效”。  

44

网上淘的筋膜罐

  诊室是社会缩影 他看尽人情冷暖

  年轻时的阮传亮,遇到一个瘫痪的病人,他是家中的顶梁柱,在工地干活意外受伤,他的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天天蹲在医院里哭。看着这一家人,阮传亮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唯一的想法就是把病人治愈,让他能够重新回归社会。

  “但是当时的技术没办法做到,因此‘康复’成了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除了生活自理,还要让他们能回归社会回归工作。”阮传亮说,中医针灸,其实是一门会说话的医学,在为病人扎针前,他会耐心地询问病人的情况、生活习惯,甚至了解病人心里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他们还伴有心病,需要有人倾听和理解。”他与病人沟通后,再取穴、下针、进针……

  进针靠的是指力,阮传亮说,中医针灸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除了中医经典要学,穴位要记,还要学神经、肌骨解剖,运动医学,把中西医结合在一起治疗,发挥更好的作用。

  阮传亮主攻瘫症,即偏瘫、截瘫。但是他却什么疑难杂症都看。多年前,一位阿姨得了肺癌,去上海看完说不用治了,回来后死马当活马医找到他。阮传亮通过传统的开中药以及艾灸的办法为她治疗,没想到,老人肺部原本两个肿瘤消除得只剩一点点。至今,这位70多岁的老人还健在,还介绍了好多人来找他看病。

  病人中,还有一位中风的老爷爷,平时由老伴陪来看病,老夫妻俩就像寒风中摇曳的快要凋零的枯叶,让人看了很心酸。他们的儿女很优秀,都在国外工作,寄了钱回来,但老人只说了一句“我希望你在我们身边”。老夫妻的故事,深深触动了阮传亮,他觉得不应该对孩子太苛刻,太强求,只希望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

55

 阮传亮在诊室里查看病人的情况

  阮传亮也数不清自己治愈了多少病人,但在自己的诊室里,犹如一个社会的缩影,让他看尽了人情冷暖。 

  传承不仅是医术 还有为医之道,为人之道

  作为研究生导师,阮传亮已经带出了7名毕业生,目前还有9位研究生在医院跟师。说到学生,他开心地翻看学生为他制作的相册,高兴得像个孩子。他珍惜师生情谊,对学生,他亦师亦友。

  自己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他平时除了在门诊带徒传授施针技艺,还通过科室学习,或者在微信上授课等其他方式教学理论。他经常下班边开车边收听中医知识,有用的就学,方法好的就学,学习的东西包罗万象。

  阮传亮的老师张永树、苏稼夫都是福建省最美医生,他是泉州市最美医生。要把针灸康复技艺传承下去,开枝散叶发扬光大,他感觉自己任重道远。他说,传承的不仅是医术,还有为医之道、为人之道。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看见惠安|开闽王在惠安
  • 安溪金谷溪岸打造“五一”限定浪漫!
  • 玩转五一|“宋江阵”后劲太足 加演两场!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说的 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会导致休克 超37万人次!假期首日南平客流增长明显 5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9亿人 北京今天以晴为主 阵风6级左右 五一假期 因雷雨、沙尘等天气 这些机场航班运行可 中央气象台:江南南部华南北部降水显著偏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