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教育世家传薪火 几代为师育桃李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21-09-10 10:10 http://www.mnw.cn/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教育事业的进步,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师的无私奉献。

  今天是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前两天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21年度泉州市“教育世家”名单,陈素珍、文魁、郝思哲、洪朝宗等55户从教三代以上、累计从教100年以上的“教育世家”入榜。

  昨日,海都记者探访4个教育世家家庭,揭开这些美丽家庭薪火相传背后的动人故事。

0331973b-d355-46a5-a439-fe6147da3f7b.jpg.1

  陈素珍的儿子叶向阳老师

  陈素珍家庭:

  “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坚定接力

  谈起教育,陈素珍老人最骄傲的是和先生一辈子坚守教育事业,并把4个孩子都培养成了人民教师,孩子的孩子又传承了这一职业。一家三代8人共同演绎了一场教龄相加长达228年的光荣接力。

  目前陈素珍老人一家,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老师,涉及政治、语文、数学、音乐和体育等多个学科。

  “妈妈常常告诉我们,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老人的儿子——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系音乐副教授叶向阳告诉记者,父母亲从小就告诉他和3个妹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世家档案

  南安诗山人,陈素珍老人从教35年,一家三代8人从教,叠加教龄228年

  文魁家庭:

  举家南迁,见证晋江30余年教育腾飞

  再过一年多,晋江南侨中学的文魁老师就要退休了,回想起1997年举家从湖北来到晋江磁灶中学的点滴,他仍然历历在目。

  当年,人民日报大版面刊登了晋江面向全国遴选人民教师的广告,让当时已在湖北教了11年书的他对南方产生了向往,被招录后,他和妻子毅然南下,成了新晋江人。

  “我是晋江经济社会特别是教育腾飞的见证人。”文魁老师说,刚到晋江的时候,泉州到晋江两边还是一大片田地。分配到磁灶中学,校舍是石头房,桌椅很破旧,一个教室要容纳70名学生。当时很多老师都“下海”去了,大部分老师是临时请来的代课老师。面对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开出好条件面向全国广招教育人才。此后,晋江的经济社会与教育事业都迎来了跨越式的发展。

  世家档案

  陕西人,父亲生前从教30年,文魁从教39年,一家三代4人从教,叠加教龄107年

7b729c3e-416b-4a06-85a5-f6df983904d5.jpg.1

  郝思哲老师

  郝思哲家庭:

  三代坚守,“除非不做,做就做好”

  世家档案

  吉林松源人,一家三代5人从教,叠加教龄153年

  曾祖父郝凤桐,是私塾先生,祖父郝明修教龄40年,祖母也教了34年书,父亲郝学杰教了41年书,同校同年毕业的妻子是副教授。泉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郝思哲一家可谓是“育才成荫,薪火传承”的最好写照。

  2016年,郝思哲夫妻带着共同的梦想,双双选择了泉州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到泉州师院任教。在泉州工作的五年,郝思哲已成为体育学院的骨干。在教育科学院任教的爱人也获得了正教授职称,还有两门课程获得了省级一流课程立项,最近还有一门课程申报了国家级一流课程。

  “除非不做,做就做好。”郝思哲说,祖父在世时经常念叨的一句口头禅,鞭策着他们一家几代人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奉献在教育第一线。

1497b992-8a5c-47ff-ab3a-871c1be68496.jpg.1

  洪朝宗的二女儿洪丽菊老师

  洪朝宗家庭:

  让乡村孩子“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今年80岁的洪朝宗老人,退休前在南安英都的乡村小学坚守了32年。32年的不懈付出,他帮助无数的乡村孩子放飞了梦想,让这些原来小如“苔花”的孩子,也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如“牡丹”。

  洪朝宗老人培养了无数桃李,自己的4个孩子也都学有所成。“父亲非常开明,总是用各种方法鼓励我们学习。”忆起当年,洪朝宗的二女儿,如今担任泉州市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校长的洪丽菊体悟很深。父亲总是教育他的学生,读书是最好的出路。对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每次放学或是节假日,洪朝宗会告诉孩子们,读书可以抵消农活和家务。

  受父亲的影响,承担起教学管理工作后,洪丽菊时常关注、研究农村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课题。

  世家档案

  南安英都人,洪朝宗坚守乡村小学32年,一家三代5人从教,叠加教龄105年

  (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原标题:  教育世家传薪火几代为师育桃李   泉州公布本年度教育世家名单,55个家庭上榜,海都记者探访其中4个家庭,听他们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产”鱼排首次出口海外
  • 晋江:今明阴有小雨 后天阳光归来
  • 石狮“青年夜校”正式开课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泉州状元街“妙音音乐盒”街艺表演,乐音绕梁(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簪花献妈祖,同谒妈祖,共襄盛会(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 惠安国寿寿险和县计生协会联合开展“母亲 “泉州产”鱼排首次出口海外 2025厦门工业博览会启幕 厦门口岸今年查验出入境旅客量突破200万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第 漳州三条公路获评2025年度全国美丽公路 漳州老年人身份证可替代优待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