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泉州新闻 > 正文

黄灿阳:怀揣“少年心”的骨科博士

来源:闽南网 2021-06-02 09:30 http://www.mnw.cn/

  医者仁心。

  生活中,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离不开医生。

  解除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特殊时期,他们负重前行、驰援抗疫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正能量。

  他们的美德,都值得弘扬。

  他们就是——泉州好医生!

  闽南网6月2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对病人来说,好医生就像一剂良药。穿上白大褂14载,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灿阳一直在努力,不断精进医术。在手术台上,他与榔头、电钻、骨刀等工具为伍,认真严谨;在生活中,他喜欢运动、写作,诗意满满。

  “做好自己的事情,爱工作,爱病人。”这位骨科博士日常奔波于门诊与手术台,为病人送去健康和关怀,也为此深受病人信赖。40岁的他常说自己“归来少年心”,人生才刚刚开始。在医者这条路上,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11

黄灿阳(受访者供图)

人物名片

  黄灿阳,泉州市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脊柱专业博士,泉州市卫生系统培养型人才,曾赴广州南方医院、重庆附二院脊柱专业进修,省运动医学会委员、省骨科学会运动学组委员、泉州骨科学会青年委员。擅长脊柱内镜、颈胸腰椎微创,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矫正,运动医学。

从医的初心简单又美好

  黄灿阳的老家在惠安,曾就读于惠安一中。物理学家杨振宁拿了诺贝尔奖、火箭飞升太空……这些带着浪漫色彩的新闻,给很多80后留下了深刻印象。受此影响,喜欢理科的他立志要当物理学家。不过,家里人希望培养一个医生。1998年参加高考时,他在志愿表上填报了医学院,并顺利考上福建医科大学。

  2004年读硕士时,他选择了骨科专业。

  说到骨科,很多人联想到的是腰腿痛。这门大众化学科,与泌尿科、妇产科等都是医院门诊量很大的地方。改变黄灿阳想法的,是父母。出生于惠安石匠农民家庭的他,从小也跟着敲敲打打。他看着父母忙碌,希望将来学成后能为他们分忧,在家时能帮父母看看腿脚、瞧瞧腰背。

  最终,他也选择了需要敲敲打打的骨科,从医的初心,简单又美好。

做医生学无止境努力考上博士

  在医学院读书并不轻松,想要把书读好需要花费更多心思。

  “学医,比高三冲刺时期苦多了。”进入大学后,黄灿阳开启了新的学习生涯。当时,福建医科大学的学生被人调侃为“书呆子”。读书,成了每个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学校规定每晚10点熄灯,宿舍也不允许开灯。

  为了读书,期末期间,同学们每晚都要“抢路灯”,大家争相在路灯下看书,希望能占到最亮的那盏灯。

  2007年,黄灿阳硕士毕业,加入泉州市第一医院正式工作。其间,他还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仕医院当访问学者。闲暇之余,他不断给自己增加“技能”,把技术和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知识和技术是没有多余的。”黄灿阳说,当医生需要一辈子的学习,没有止境,也不能停下来。感觉还需提升,2018年,通过努力考上了南方医科大学博士,主攻脊柱专业。

  读博期间,他常独自待在实验室处理标本、做实验,“敲”到半夜。

曾连轴转36个小时累到躺地上睡着

  作为大众化门诊,骨科工作忙碌。除日常坐诊、手术,黄灿阳还要值班。他曾经跟同事搭档值班,两个人一周做了十几台手术。一台骨科手术所需的时间从几十分钟到数小时不等,难的手术还可能要做上一整天。早些年,他在手术台上连轴转忙了36个小时,累到躺在地上也能睡着。

  从医至今,他从不因私事,耽误重要手术和工作,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病人和手术室里。忙碌起来,连自己的父亲去医院看病,他都没办法陪同。这几年,他专注于脊柱微创手术,特别是脊柱内镜微创术。从前,医生要在病人背上开大刀,风险很大,现在只需要开几个口,在镜下行颈椎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甚至全内镜下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手术。

  做完手术,还要及时观测病人的相关情况。病人做完手术后,脚能不能动?状态如何?指标恢复正常了没?这些都是他操心的问题。

  “病人信任你,这不仅是一份责任,还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想到病人的情况,黄灿阳经常睡不着。 

222图片

黄灿阳在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他说,治好病人是医生最大的成就

  2019年,洛江区医院成为泉州市第一医院的定期诊疗医院。乡镇医院的诊疗水平、设备跟三甲医院还是有差距。每周五早上,黄灿阳都会去马甲坐门诊,既要帮忙做手术,还要带区医院里的年轻人。在这里,他开展了区医院第一台膝关节置换手术。

  在黄灿阳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洛江区医院的骨科逐渐发展起来,病人在区医院就能开展常规骨科手术,不用像以前一样转院到泉州市区,给病人带来了便利。

  在跟病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黄灿阳也收获了不少好口碑。

  不久前,一名40多岁的患者家属特意给一院骨科的曾志远主任和黄灿阳送来了“医术精湛 妙手仁心”的锦旗。原来,这名家属的爱人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乏力等来到医院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腰椎不稳,并压迫神经根,需要手术治疗。医生们通过手术,成功解决患者因腰腿疼痛、无法行走的难题。

333图片

患者家属向黄灿阳(右三) 及医护人员赠送锦旗

  2016年,一名来自泉港的病患因重度胸椎管狭窄至下肢不全瘫痪、大小便不能自理。经诊断,其胸椎管面积已经压缩得仅剩20%。经过团队努力,其行胸椎管揭盖减压手术进展很顺利,病患术后三个月后就能正常走路了。

  还有一名60多岁的男子,因外院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继发颅内感染命悬一线,到一院神经外科治疗后,转到骨科治疗原发骨髓炎病灶。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是骨科手术的棘手问题,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黄灿阳前后帮他开展了取内固定物、骨搬运、皮瓣转移、植骨等五六次手术,最终完成了骨搬运治疗。所谓的骨搬运,就是把坏死的骨头整块截掉,在骨缺损的近端或远端截骨,并将游离骨段搬运至骨缺损处的方法。在搬运的过程中,截骨处会长出新生的骨组织。

  这名病人小腿的骨头前后搬运延长了13厘米,术后恢复情况很好,病人行动自如,对他很是感激。

  “治好病人,是医生最大的成就。”黄灿阳说,医生不仅要技术过硬,还要与病人建立信任,帮病人当做自己多沟通。未来的路很长,他还在努力。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饶雪漫做客南安职专,与学生畅聊青春: “
  • “青春文学教母”首次来南采风
  • “世遗+非遗” 泉州天后宫4月19日起将举办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饶雪漫做客南安职专,与学生畅聊青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聚焦主题 “青春文学教母”首次来南采风 福州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乡参访 总投入300多万元 丰州明志小学教学楼主 总投入300多万元 丰州明志小学教学楼主 古老技艺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