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围着二宝转 大宝出走求关注
如何处理“二孩”关系,心理专家建议家长注重平衡莫偏袒
日前,南安溪美派出所帮助一名离家出走的4岁小女孩回家,她出走的原因令人唏嘘:妈妈总是围着弟弟转,小女孩竟想以这样的方式求得家人的关注。“二孩”家庭如何平衡老大和老二的关系是一个聊不完的话题,不少家长会不自觉地忽略老大的感受。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对待两个孩子应该尽量“一碗水端平”,在老大参与照顾老二时给予适当表扬和鼓励,让老大体会到成就感。
觉得自己被冷落 独自出门迷路了
家住南安溪美镇的小花(化名)今年4岁,有一个1岁多的弟弟。妈妈天天围着弟弟转,照顾得无微不至,小花特别吃醋,有时候就会哭、闹或者和弟弟抢玩具。然而,这些举动招来的是妈妈的责备,这令小花很伤心。
4月22日上午,小花决定自己出门,打算到妈妈曾经带她去过的公园玩。出门没多久,小花找不到路了,焦急无助的她哭得稀里哗啦,旁边的热心路人看到了赶紧报警。民警安抚小花的情绪后将她带到派出所,耐心地与她沟通。小花讲不清楚家住哪里,但是她说,她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才决定自己出门去玩耍,顺便让妈妈为自己着急。民警通过朋友圈、村干部等多种渠道寻找小花的家人,当天小花被妈妈接回家。
为什么和弟弟吵架 “错的人一定是我”
不只是4岁的小花,家住鲤城区的初一学生小陈也曾嘟囔过:“我要出去了,再也不回来了。”小陈有个7岁的弟弟,她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和弟弟吵架,错的人一定是自己。
在小陈的印象里,弟弟自打会走路以来,家里什么事都以他为先。姐弟俩吵架,不管因为什么事,到最后爷爷奶奶总说是她的错,因为“她是姐姐”。小陈说,有一次她放学回家拿了一瓶酸奶边喝边写作业,弟弟看到了就拿去喝,她抢回来后弟弟大哭,奶奶听见后就大声呵斥她不懂事。小陈觉得很委屈:“弟弟总是要保护,东西要先给他吃,我不能抢弟弟的东西,弟弟抢我的东西我也要让着。”
哥哥弟弟常吵架 妈妈做法“讲道理”
同样是有个弟弟,家住鲤城区城西路的小黄也常和弟弟吵架,但妈妈的做法在他看来“很讲道理”。
“我觉得要看事情,谁错就责怪谁,不能看人。”妈妈陈女士介绍,有时候小黄在写作业,弟弟去吵,小黄会凶弟弟,她不会怪小黄,而是先告诉弟弟这样做不对,以及什么情况下不能打扰哥哥。然后她会回头对小黄说,弟弟还不懂事,不能这么凶地对待他,他会害怕。
陈女士认为,孩子的教育重点是心理保护,小黄在这个年纪已经有是非观,失衡的责备可能会让他产生不信任和没有安全感。所以,她基本会就事论事。
【心理医生】尽量“一碗水端平” 给老大适当鼓励
“在‘二孩’的平衡问题上,要看孩子的特点,没有一个万用的准则。”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心理治疗师邱佳静表示,家长应该尽量“一碗水端平”,不能把关爱全倾注在二宝身上,要注重平衡,老大的感受同样重要。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让老大参与到帮忙照顾老二的事情中来,并且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老大体会到成就感。
另外,父母在照顾孩子的事情中可以分工,比如让爸爸为主照顾老大。“孩子的教育中父亲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男孩的性格养成有重要影响。”邱佳静认为,中国家庭中父亲的育儿参与度普遍较低,这是让父亲参与育儿的好机会。(记者 陈玲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