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牌在屋外,设备却放在屋内。
做法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普及急救知识,培训急救技能;同时,一些爱心人士、团体也捐赠了一批AED,一些单位自行购置了AED,让我市AED的配置得到了补充。
急救科普力度逐年加大
为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急救氛围,泉州市急救指挥中心、泉州市急救科普教育基地常年持续开展公众急救知识普及活动。2016年至今已经培养150多名助教,急救科普培训人次超过10万人。陈荣明表示,中心城区在急救科普方面拥有较为扎实的群众基础,学员利用所学成功救起的案例多达十余例,中心城区如能覆盖AED将进一步提升救护能力。
各县(市、区)也纷纷推出急救科普创新举措。南安市于2019年率先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家政服务员岗前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范围。石狮市于2018年在石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楼设置了石狮市首个市民急救技能体验点,该体验点除了有各种急救器材,还设有体验区、值班区,市民可通过操作示意图,在救护培训师的指导下,近距离了解、操作急救用品,提升急救技能。
在晋江,为了确保AED设备能被及时、有效使用,晋江120急救指挥中心为每个AED设置场所相对固定的至少10名人员进行急救培训并发给证书,费用由政府承担。
急救教育已成为我市校园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泉州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在线急救知识教育课,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每年不少于1课时,实现了急救知识教育覆盖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
互联网+急救为救护争分夺秒
陈荣明说,目前智能手机已成为公众的随身标配,地图软件、APP能随时为公众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服务。当前,国内部分城市已实现将公共场所AED地图接入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中,公众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在救护车到达现场之前,急救中心调度员除了可以进行电话指导救护外,还可第一时间调度附近的急救志愿者,快速查询到事发地点附近的AED。据悉,晋江的调度系统为MPDS(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已实现该功能。
“急救志愿者就是有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只要在系统上申请,后台就可第一时间通过。让有救护能力的人员在救护车赶到之前第一时间予以救护。”陈荣明希望,除了急救志愿者的主动加入,还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合力,整合各公共场所的不同品牌AED,将其纳入统一管理系统,绘制专属于泉州的AED地图。
企事业单位自行配置
《专家共识》建议,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公共场所配置AED,鼓励企业、个人的捐赠,同时也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行配置。
目前我市多个县(市、区)公共场所AED的配置主要依靠政府主导采购配置。据悉,晋江、石狮、南安AED的布点仍在推进,安溪、泉港、永春等也已将AED配置纳入计划中。
在爱心捐赠方面,2020年9月,泉州一中一校友向该校捐赠了12台总价值40.8万元的AED。2020年,晋江市慈善总会为晋江市购置AED捐赠了50万元。除此之外,多个企事业单位自行配置了AED,如石狮市博物馆、晋江青鸟颐居养老中心、晋江市第三医院等。个别条件较好的家庭,也自行采购了AED放置在家中,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