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揭牌
泉州成为福建省第二个成立考古机构的设区市
今后考古所将制定泉州城考古计划,为讲好泉州故事提供实证
10月30日,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揭牌仪式在金鱼巷举行,泉州自此成为福建省第二个成立考古机构的设区市。业界表示,这是泉州文博系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泉州市考古工作迈入新阶段,对于提高泉州考古工作水平,提升考古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汪勃、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楼建龙、福建博物院考古所研究员栗建安、福州市考古队队长戴晖,泉州直属文博系统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文博退休老专家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仪式上,泉州市文旅局书记李伯群和局长陈惠平为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揭牌。
“泉州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国文物大市、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1000多年的深厚文化积淀,‘宋元看泉州’的美誉,使这块土地成为泉州考古的沃土和考古人大展身手的舞台,同时也说明了泉州考古工作任重而道远。”李伯群表示,省市领导对泉州考古所寄予厚望,希望泉州考古工作全体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契机,提升能力,努力建设泉州特色的考古学,更好地丰富泉州历史文化滋养。
今后,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以此为契机,针对泉州城市的特点,制定泉州城考古计划,并做好考古整理、研究、阐释工作,积极发挥好考古所的平台优势作用,为讲好泉州故事提供实证,切实推动泉州古城的保护发展。(记者张素萍)
■相关新闻
实施“3+N” 泉州谋划考古工作大局
记者从泉州市文旅局获悉,泉州将通过实施“3+N”,即一个意见、一个计划、一张图和N个特色项目,谋划泉州考古工作大局。
出台一个意见。即加快编制加强泉州考古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泉州考古重点、规范程序、人才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创新创造性开展考古相关工作。
制定一个计划。指按照“世界的古城、活态的古城”理念,争取在年底前完成编制泉州古城考古工作计划,科学有计划性开展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和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同时,以古城为示范,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逐步推动开展泉州水下和地下核心区域文物调查,既保护遗产,又提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编制一张图。即开展古城地下文物埋藏富集区专项调查,划出重点区域,争取在年底前形成“一张图”,与其他部门共享信息,纳入“多规合一”,既保护古城,又避免盲目性,高效服务城市发展。今后再逐步把“一张图”扩展到泉州其他重点区域,形成一个网络。
谋划N个特色项目。抢抓国家重视遗产保护、加大投入的时机,借助国家的资源平台,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的合作,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为主课题,以泉州古城、水下考古为重点,谋划特色考古项目,积极申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重大课题和项目,以泉州文化丰富中华文明。(记者张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