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30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城门,是一座城的标志。29日晚,泉州古城办、泉州文旅集团等联合举办“城门讲古开机暨点亮泉山门仪式”。夜幕下,泉山门城墙上投射着如梦似幻的3D光影。这座始建于唐朝的古城门,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市民面前。
到场领导、嘉宾共同启动仪式(主办方供图)
自唐代以来,泉州城垣历经故城、子城、衙城、罗城、新罗城5个时期,各时期都筑有城门,至今仍有许多遗址留存,成为泉州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见证。
“温陵之有北楼,犹武昌之有南楼也”。泉山门始建于唐朝,为唐代泉州子城的北城门,位于市区威远楼和中山公园北侧,2002年底动工重建,是继朝天门、临漳门之后,泉州的第三座复古城门。与一般的闽南红砖白石建筑不同,泉山门墙体采用青砖垒砌,搭配仿古灰瓦,唐风古韵,宏伟壮观,在泉州城门中独树一帜。城楼3开间,四面环绕木栏。门洞过道西侧墙间嵌有唐子城、宋罗城修城古砖。城匾“泉山门”,集苏东坡墨迹而成。门楼有匾,北为“三台拱秀”,南为“万井烟景”。
泉山门3D灯光秀(主办方供图)
为更好地发掘城门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泉州文旅集团还对朝天门和泉山门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在泉山门城墙上添置石桌、石凳等设施,供游人休憩。在泉山门城楼阁间布置城门故事展,通过“阅过泉门”装置,以时间为轴,以历史为证,用真实印画的形式将泉州子城、罗城、新罗成的版图一一展示,同时配备泉州城门遗址照片和“城门歪脖子”系列画作展示。
泉州古城办主任、泉州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李伯群说,相信泉山门亮灯后将成为古城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泉州文化是需要“品”的文化,需要走近、需要讲解。点亮古城门,在这个泉州制高点上将故事传播出去,希望各界人士多营造让青年、儿童讲闽南话的氛围,把“海丝”的故事、闽南的故事讲得更好、更精彩,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
作为闽南侨乡流传久远的民间口头文学形式,泉州讲古一直深受百姓喜爱。数百年来,泉州讲古承载着闽南文化、民间文学的聚合和传播,所流传的故事凝聚着千百年来泉州人的智慧、思想和情操。为全面展示泉州古城城门文化,泉山门将打造润物无声公益空间,引入闽南语频道品牌栏目《泉州讲古》,搭建城门讲古摄制基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泉山门3D灯光秀(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