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31日讯(闽南网记者 陈玉玲 通讯员 王唯佳 文/图)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骑车经过泉州市区温陵路涂门街口时,地上多出了好几个用白线施划的区域。这些区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31日,闽南网记者从鲤城交警大队获悉,该路口已经启用新通行模式,这些新施划的区域是非机动车待行区。
据悉,这也是泉州市区首个设置“非机动车待行区”的试点路口。
待行区施划完毕,有哪些变化?
温陵路涂门街是泉州市区主要道路之一,一直以来车流和人流大都很大。
为了解决车辆和行人的问题,相关部门在路口建设了人行天桥,于2008年1月正式通行。天桥设立之初,桥下用护栏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完全隔开,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能通过人行天桥过马路。最近几年,电动车出行成了很多市民的首选,非机动车的保有量日益增长,这些车辆又不方便上天桥行驶,导致路面出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抢道的情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今天上午10点半,闽南网记者看到,温陵路涂门街口的车流量不少。跟以往不同的是,该十字路口的每一个方向的进口,都施划了非机动车待行区,待行区的车道不等,比如涂门街一侧和津淮街一侧各设有3个车道,温陵路方向的则多一些。这些新增的待行区域设在机动车道停止线前,每个方向都设有直行和左转车道。
发生变化的,还有每个路口的信号灯。原先该路口的右转车辆不受信号灯控制,如今增设了一个右转和非机动车通行信号灯。路边非机动车道的部分护栏正在拆除,将与非机动车待行区打通,入口处还设有进入非机动车待行区的led提示牌。
经过路口,要如何通行?
路口这些新变化,有的市民还没有发现,开车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上午11点左右,两部行驶在右转车道的小车,在前方右转信号灯是红色的时候直接右转,被路口之前的民警拦了下来。经过民警提醒后,这些驾驶员才发现路口新增加了信号灯。“以前路口可以直接右转,我都开习惯了。”开出租车的王师傅说,当时自己也没注意看信号灯,以为还跟以前一样,下次一定会注意。
市民杨先生骑电动车接孩子经过路口,得知增设了“非机动车待行区”后,他表示支持。杨先生说,自己家住在美食街附近,每天都要骑车接送孩子,特别是最近刚刚开学,以前这条路不好走,小车多、电动车也多,电动车经常都要跟小车“抢道”,其实挺危险的。
因为非机动车待行区就设在机动车道前,有的小车驾驶员也没仔细看,直接把车停到了非机动车待行区内,占用了非机动车的待行区。针对这些车辆,民警都一一上前进行提醒,给他们分发了路口通行宣传单。
新的通行模式,要怎么走呢?民警介绍,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的市民,当看到路口led提示牌显示红灯,且提示“非机动车禁止驶入待行区”时,应该在非机动车道内原地等候;当出现绿灯,且提示“非机动车驶入待行区”时,请从入口有序驶入待行区域,并随后根据路口的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进行通行。
“非机动车请按非机动车信号灯指示通行,驶入待行区要选择相应的左转或直行待行车道。”民警说,这一路口添加的非机动车信号灯控制,采取4个方向单边顺时针轮流放行的方法,且机动车灯较非机动车灯延迟启动。非机动车通过路口后,要按照指示,从就近路口驶入非机动车道。目前,这一新通行模式正处于试点阶段,后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民警提醒,市民出行要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服从交通指挥,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按道行驶,不逆向行驶;佩戴好安全头盔,不超员载人。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