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泉州市艺术馆、市非遗保护中心申报的《泉州南音保护实践案例》荣获文旅部公布的“优秀保护实践案例”。
2006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372个项目入选。近年来,全国各地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根据非遗项目类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充分发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开展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经评审,共遴选了50个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泉州南音名列榜单。
泉州南音原称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自晋唐以来由中原移民带入福建泉州,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明珠”“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泉州南音于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这些年来,泉州各界不遗余力地保护南音。2015年,泉州市政府印发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泉州市实施方案》;2016年,将实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泉州年均投入700多万元用于保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传承工作。(记者张素萍)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