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江区全面推进、落实河湖长制工作,以“河畅、水清、岸绿、生态、景美”为目标,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从“有实”向“有为”转变,切实维护河流、水库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质量,努力建设生命河、生活河、生态河和美丽幸福河。
走进区河长制智慧指挥中心,占据半面墙体的高清显示屏正播放着各乡镇(街道)重要河流的实时情况。工作人员通过监控系统对流域进行巡查,发现群众在河边洗衣,及时通过现场监控视频的喊话功能进行劝离。
作为全省首个区级河长制智慧指挥中心,中心于2021年1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互联网+河长制”模式,定制化开发建设“洛江智慧河长”管理平台、洛江河道管护防洪监控信息化系统工程,罗溪镇河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其中,“洛江智慧河长”管理平台融合举报受理、管理、监督、考核功能,不仅可以静态展现水环境质量、重点项目进展、污染减排、河道等专题情况,还可通过360度旋转监控摄像头,直观地在三维GIS可视化地图上展现污染源分布、事件分布等情况,也可对建设项目、目标、河道巡查、公众参与、业务受理等实现动态管理,提升河道治理效率,实现河道日常管理、考核管理、现场喊话、协调指挥等常态跟踪功能。
“以前没有区级河长智慧指挥中心时,我们主要依靠河道专管员对河道进行巡查,但人力有限,专管员每天巡河也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我们不仅能借助它对专管员履职情况进行在线监督抽查,落实奖惩机制,还能体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感觉。对河道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发现河道存在‘四乱’、水质异常等情况,可以及时通知所在乡镇和区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排查和处理,形成闭环,大大节省时间成本。”河长办负责人曾武峰说道。
此外,系统还通过连接辖区三条主要河流重要河道设立的12个“电子眼”监测点、6座小(Ⅰ)型水库监控点、8处水质氨氮指标自动监测点、以及罗溪镇17个河道监控点,做到24小时不间断监测并实时反馈,实现河道“四乱”、水质异常等河道问题“即知即改”,大大促进河道长效治理。
下阶段,我区还将继续完善河长制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发现—移交—督导—整改—反馈—核实”的河长制工作长效机制,完善“河长+法官”“河长+检察官”“河长+警长”工作协同机制,通过强化监督、联合督办、联防联控等方式,加强信息互通、线索互查、资源互享,形成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全区河湖保护多元共治、创新治理水平。(陈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