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7月29日,全区86个村(社区)圆满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一次性选举成功率达到100%。据悉,本次村级党组换届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86人,平均年龄46.44岁。其中,女性书记9人,占13.03%,较上届提升3.73%。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288人,平均年龄44.05岁。其中:女性成员68人,占24.57%,较上届提升6.04%;35周岁以下成员38人,占13.07%,较上届提升2.95%;大专学历以上的121人,占44.02%,较上届提升10.15%。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启动以来,洛江区围绕“选出好班子、绘就好蓝图、建立好机制、换出好面貌”的目标,按照“坚持依法依规、选优配强班子、确保一次性成功”要求,坚持“五抓”,扎实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抓早摸透情况
评议审计先行。抽调206名干部组成21个考评小组,对2015年村级组织换届以来村级领导班子运行和村干部履行职责及德才表现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委托中介机构采取集中审计、实地审计、重点审计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全区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调研摸排先行。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分别带队走遍乡镇(街道),区委组织部结合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督查,到各乡镇(街道)调研,了解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各乡镇(街道)以“夜访夜谈”为抓手,深入群众中排查了解情况,掌握选情舆情,挂村党政领导走遍所挂村在家党员,共派出党员干部2436人次,走访群众18400余户,收集对村级组织建设的意见建议50余条,建立村(社区)选情台帐,落实“一村一策”,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实。该做法在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刊载,并得到市委领导批示肯定。
抓细人选把关
严格资格审查。细化村级班子成员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严格按照“五不能、六不宜”和“七字红线”要求,落实乡镇(街道)党(工)委初审和区级联审机制,召开资格审查专题协调会,14个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员参会,明确审查标准和反馈时限。建立资格审查快速通道,专人负责审核,并及时将征求意见情况反馈给各乡镇(街道),确保乡镇(街道)对候选人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对候选人逐个过筛子,综合征求意见情况,做到凡触线必排除。
下访把关人选。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结合“反腐门诊”工作,带着问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了解党员村干部廉洁履职情况,重点排查反映党员干部涉嫌贿选、贪污、挪用村财等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用铁的纪律保障换届风清气正,把好人选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
抓实培训指导
加强业务培训。全区共举办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业务培训会7场次,参会业务人员800多人次。同时,编印《洛江区2018年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一册通》明确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一册通》可直接填空使用、便于存档,指导党组织换届选举全过程,确保全记实。
统一规范要求。印发《关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六个统一”有关事项的通知》,各村(社区)均按照统一程序要求、横幅标语、票箱选票、工作证件,规范会场设施和工作人员着装进行换届选举。同时,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全程录像,为每名党员投票拍照留念等,切实增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抓严换届纪律
严肃选风选纪。落实村级组织换届选举进度周报、定期检查、例会报告等制度,全面加强对换届选举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乡镇(街道)通过党(工)委书记与竞选人员选前谈心谈话、严肃换届纪律座谈会、成立换届纪律督查小组、集中观看换届选举纪律警示片等,严肃选风选纪。同时,畅通群众诉求通道,及时处置苗头问题,处理和回复群众来访,加强与执纪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和密切配合,依法依纪处置和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行为。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入户宣传、新媒体、公告公示等方式和宣传片、纪律漫画等载体宣传换届纪律,收回换届选举纪律提醒卡回执单12000余份,签订换届纪律即时承诺书4400余份,张贴通告350余份,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选举氛围。
抓好责任落实
切实压实责任。区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换届选举工作专题会、推进会,听取各乡镇(街道)阶段性工作汇报,定期研究部署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落实直接责任人职责,在换届动员部署会上逐一表态,签订换届工作责任书。建立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直接负责村(社区)换届选举制度,向各村(社区)派驻换届工作指导组,并指定一名熟悉情况的干部作为指导员,切实组织好换届选举工作。
层层挂钩联系。全区处级领导各挂钩联系1个村(社区),开展调研指导48次;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和区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各挂钩1个乡镇(街道),开展调研督查65次;区直单位按照“一揽子”安排挂钩联系村(社区),确保做到力量全下沉、挂钩指导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