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鲤城新闻 > 正文

鲤城古城独特魅力彰显 新城美貌展新颜

来源:泉州晚报 2015-05-22 17:44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八闽形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作为福建经济重镇泉州的中心城区,鲤城是人们称颂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多元文化宝库,融合了中原文化、古越文化、海洋文化;荣膺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法治城区等20多个国字号荣誉,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

  鲤城正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城市升级版、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和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陈英杰 摄)

  古往今来,这片土地上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贤能比肩,充分彰显出古城古韵的独特魅力,完整展现着和顺和美的时代新貌。

市级“数控一代”示范企业梅洋塑胶生产车间(林朝阳 摄)

  今年以来,鲤城区全力打造“经济升级版、城市升级版、东亚文化之都核心区和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围绕“2014—2018年GDP年均增长11%左右、2018年总量达360亿元以上”的奋斗目标,突出抓好“创新转型、城市更新、改革开放、民生保障、从严治党”五项重点工作,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比一看”活动和市委、市政府“促进项目落地、帮扶企业发展”等系列活动,奋力开启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建设新征程。 (林朝阳)

旧厂区华丽转身的典范——源和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文创产业的“摇篮”。

(陈晓东 摄)

  产业转型亮点频现

  区域面积仅53.74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建设的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2010年起土地开发强度超过60%(远超40%-50%临界线);2011年后新增建设用地必须靠“三旧”改造盘活……深受“零地增长困境”所扰,鲤城的转型迫在眉睫。

  “破零地增长之困,走内涵增长之路。”鲤城区理清自己的发展思路——该区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推出190项具体措施,加快构建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向高新化转变、三产向现代化转变,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1:43.9:56.1。

江南老年颐乐园是目前全省建筑面积最大、床位数最多的养老机构。 (张九强 摄)

  工业向高新化转变

  “公司从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引进10余名国际级专家,研发中心从2011年的30多人发展到目前的200人左右。”在主题为“适应新常态 激发新活力”的2015年鲤城区企业家大会上,铂阳精工副总经理苗建峰介绍了企业长期保持超强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秘诀”。

  对创新保持高度重视的还有火炬电子等企业。“创新不能‘小气’,今天你投入一百块,明天它可能回报你一千块、一万块。”这是火炬电子董事长蔡明通的观点。火炬电子已发展成为国内首家能生产“宇航级”电容器的企业,并在上交所上市,实现鲤城A股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大众拥抱‘创时代’。”如今的鲤城区,创新氛围浓厚,“创新驱动”成为鲤城区经济转型提升的过硬“通行证”。近年来,鲤城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和“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9家和“数控一代”示范项目4个。2014年纺织鞋服、电子通信、机械汽配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80亿元,增幅超过两位数;高新技术企业38家(其中国家级4家),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一半;省级创新型企业24家。

鲤城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近期将投入运营。 (陈晓东 摄)

  三产向现代化转变

  “培育网商创业园、闽品汇、幸福网店商城等6家限上电子商务企业,去年销售额增长33.3%;全省唯一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被团中央认定为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入驻项目30多个。”这是笔者日前从鲤城区有关部门获悉的。

  定位为“淘宝城——您的电子商务综合体”的泉州市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基地暨淘宝城项目,是泉州市首个按国家级标准建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园区,预计年销售额8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1亿元,带动整个相关产业链发展达数百亿元产值。

  “互联网+”的新格局,给传统商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鲤城区主动对接企业电子商务需求,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的实施意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由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组织、补助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及电子商务应用宣传等,让企业在“互联网+”的“风口”飞腾起来。

  在倾情“互联网+”的同时,鲤城区深入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滨江总部经济区总规模68万平方米,11个地块正在加快施工。建成11个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引进顺丰物流泉州总部,建成汽车汽配、蔬菜批发、水果批发、IT产品等十几个较高水准的专业市场,温陵商贸中心、百脑汇、开元盛世广场等大卖场正加快建设。

鲤城区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陈晓东 摄)

  城市更新快速推进

  “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亚里士多德对于城市发展的箴言,推动着鲤城区昂首走上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宜居宜业的民生诉求考验着城市经营者、建设者的智慧和胆识。新一轮五年计划(2014-2018)里,该区将重点实施总投资865亿元的85个全局性、战略性、生产性项目,以“三旧”改造、石结构房屋改造和低效用地的再开发、再利用,使城市承载能力和宜居水平再上新台阶。

  保护性改造助“古城”焕“新姿”

  “泉州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此次新门街片区将做足‘水文章’,把‘海丝’主题跟码头文化结合起来。”泉州新门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剑鹏介绍,新门街转型升级将结合笋浯溪、八卦沟串成独具闽南风格的观光休闲线路。

  位于城南片区的“聚宝城南·泉州闽南生态文化园”项目同样不甘示弱。作为老城区文化“一号工程”,该项目将打造成闽南文化生态、海丝文化遗址、东亚文化之都民俗风情的活态展示区。

  中心市区,寸土寸金。如何精耕细作,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聪明的鲤城人将目光瞄准三旧改造。2011年以来,鲤城区逐步对源和堂蜜饯厂等旧厂区进行“洗脸式”保护性修缮,持续推进华侨新村1955时尚创意街区、T淘园、六井孔创意园等园区的转型提升。经过几年发展,昔日的“旧工厂”——源和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成为文创产业的“摇篮”,被评为“福建省创意产业重点园区”、“2013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园区”。如今的源和1916,人流如织的喜人气象展示着“文都”核心区历久弥新的繁荣生机。

  四大片区再造泉郡“好江南”

  夜幕下,站在江滨南路往西眺望,一幅四里华灯辉映江月的黄龙大桥美景现在人们的面前。而站前大道(鲤城段)的建成,使江南新区北侧的全面发展指日可待。

  受到发展空间严重限制的鲤城区,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创新运作,投入8.7个亿进行站前大道(鲤城段)建设,策划生成鲤城区有史以来的最大项目——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片区开发建设。站前大道(鲤城段)两侧片区将成为带动全区发展的新引擎,是鲤城区未来几年发展的后劲所在。

  近年来,鲤城区主动融入泉州市“980”环湾、向湾、同城化发展布局,结合江南新区的自身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实施滨江新城(一纵)、站前大道两侧(一横)、笋江新城、紫帽山-乌石山等“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全面展现江南新区“主城”形象。

  据悉,“一纵一横”片区将建设成集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旅游休闲、滨江居住、生态公园景区为一体的标志性滨江繁荣带。笋江路沿线十几个项目已竣工或即将竣工,一座涵盖商住、大型商场、酒店、教育、医疗、文化、公园等配套齐全的城市综合体即笋江新城基本成型。紫帽山-乌石山片区“侨乡自驾游项目”、紫帽山农业观光生态园、闽南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龙岭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南迎宾大道片区改造等一系列建设项目的推进使“泉州城市会客厅”的美景在泉州人远眺的目光中徐徐展开。

  民生投入连年攀升

  江南学园的第二实验幼儿园于2014年秋季学期正式招生,第三实验小学已完成主体建设,将于今年9月开始招生;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服务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近日落成;江南老年颐乐园、配合市里建设的市中医联合医院和该区自行建设的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近期将投入运营……

  在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鲤城区始终坚持把民生工程抓在手上、放在心里。每年将预算支出的60%用于民生保障,持续推进生活、教育、健康、生态、文明、平安“六大民生保障工程”——就学方面,编制完成2014-2019年中小学五年规划,安排15个建设项目,重点加快推进江南学园建设。就医方面,积极配合市里做好中医联合医院周边配套及二期建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将于近期投入运营。住房方面,重点抓好高山、锦美、后坑、向阳新村安置区和江南经济适用房二期、延陵安置区二期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争5年内基本完成全区石结构等危旧房屋的改造任务。

  社区服务方面,加快社区“七个一”建设和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让群众不出门就能办事。宜居城区建设方面,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区、全国卫生城市、美丽城区等“四城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国家级生态区”创建,预计年底可实现目标。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广泛开展新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社会治理方面,加强“网格化”三级巡逻防控工作,在街道层面成立军警民巡逻中队,有效防范打击犯罪,为群众提供安全保障。

  “六大民生保障工程”架起了干群关系的连心桥,也让鲤城区获得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法治城区等“金字招牌”,国家级生态区通过国家环保部技术评估,科技、教育、计生等各项事业走在省、市前列。

  党建创新激发活力

  “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鲤城区提出,“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为此,该区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处级干部实绩公示办法(暂行)》和拟提任街道、区直部门正职向区委全会作公开履新承诺并在网上公开制度,接受广大党员干部监督。目前,该区已建立从处级干部到社区干部全覆盖的干部实绩公示机制。2014年度市对区党建绩效考评,鲤城区位居中心城区首位;干部选任工作满意度提高到97.86%。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区涌现出伍堡社区“5858”群众工作室、和平社区“12345”民情流水线等典型,测评结果显示:群众对活动总体评价为“好”的占95.9%,“较好”的占4.1%。2014年“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在2013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了46.88%。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考评体系,考核范围覆盖党政部门、街道(高新区)、事业单位等各级各部门,全方位、多角度评价单位综合绩效。首次开展“群众评机关、基层评机关”活动,组织万人对62个区直单位进行公开评议。大力倡导“马上就办”机关效能文化,区行政服务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中期评估。认真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前期工作。

  基层安,则天下安。该区还深入开展“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引导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创建“三强五好”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覆盖到包括社区在内的各级所有党组织”开创全市先河。稳步推进社区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创建高新区非公企业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出台《党员先锋指数分类考评管理实施意见》,每个党员人手一本考评手册,按不同领域不同类别分类考评、定期公开。

  后 记

  有所成,不敢懈怠;知不足,更须发力。鲤城区决策者打开眼界、放开思想,抓项目强支撑、抓创新促转型、抓改革激活力、抓民生稳基础,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姿态抢抓发展机遇,争创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新优势。

  从古城走来,底色厚重;向新区走去,更显辉煌。文化在这里起笔,产业在这里起飞。鲤城儿女正站在古今交汇处,发扬“爱拼敢赢,敢为人先”人文精神,肩负历史使命,满怀信心,鼓足干劲,在困难中砥砺奋起,在挑战中革弊求新,在奋进中科学发展,以辛勤和汗水书写历史传奇,谱写时代新篇。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斩获全国亚军!泉州市城东中学啦啦队闪耀全
  • 配套再完善!泉州中央商务区一批项目迎来新
  • 泉港区举办“厚植家国情怀 墨韵礼赞泉港”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