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今年来,鲤城围绕“增绿、添彩、共享”持续发力,深入实施“绿满泉城”三年行动,推动一批批绿化工程落地见效,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逐步照进现实,持续刷新城市的生态颜值与宜居品质。


“微空间”承载“大民生”。位于金鲤大道的B—198古榕树口袋公园,以一株约167年树龄古榕树为核心景观,通过整治提升周边环境,并铺设植草砖,搭配种植马尼拉草、非洲小百合、翠芦莉等植物,营造出层次丰富、色彩和谐的城市绿地。原有的墙体则被改造为特色景观墙,成为一处兼具生态韵味与文化内涵的街角亮点。


而在浮桥街道金浦社区,曾经的闲置空地焕然一新,变身为以开阔草坪为主、配备健身器材的社区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家门口的休闲健身好去处。这些“见缝插绿”的“微更新”,让城市的边角地焕发新生,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小确幸”。据悉,今年,鲤城已完成2处口袋公园、5处立体绿化建设,“转角遇见美”正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常态。
  
在推进“小而精”项目的同时,鲤城也着力打造规模更大、功能更全的重点绿化工程,为城市生态持续注入活力。其中,鲤城江滨南岸体育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自今年1月开工以来,现已基本完成商业街区艺术集装箱安装,正全力推进堤防空厢改造和室外地面铺装,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以晋江南岸为基底,致力于打造集“生态修复、湿地游览、户外体验、活力运动、田园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新门户。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提升晋江南岸城市形象,完善江南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品质。

绿色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新建”,更在于“守护”。去年来,全区185株古树名木纳入智慧管理系统,通过每月全覆盖巡查和动态化管护,筑牢古树保护屏障,让厚重的历史与盎然的绿意一同延续。
从星星点点的口袋公园,到绵延不断的滨水绿廊,再到精心守护的古树名木,鲤城的城市“绿脉”正悄然生长蔓延、交织成网。接下来,鲤城将不断加密城市绿网,持续提升绿化品质,打造“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宜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