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鲤承文化 > 正文

古城这条巷子,藏着泉州人的气度

来源:鲤城微事 2025-09-22 10:19 http://www.mnw.cn/

古巷概况

  鲤城区礼让巷,又称礼谅巷、马娘巷,南接义春后街,北抵上帝村巷,中间西至田仔墘巷。礼让巷在古代属于泉州古城南隅三教铺玉霄境,相传明代巷内两个世家,以礼让解决争地纠纷,留地成巷而得名。

  往礼让巷里走,就能看到礼让宫。礼让宫又称玉霄宫,位于礼让巷17号,是三教铺玉霄境的境庙,祀平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2001年重建;民国时期,有“双拳铁罗汉,十亩老农禅”之称的一代名僧妙月法师曾在此挂锡。玉霄宫北侧有一座观音宫,祀观音菩萨,兼祀三位王爷(朱、王,另一尊未详)。

  如今礼让宫有两处旧礼让宫的遗存,一个是孙步云题写的“礼让古地”石匾,镶嵌在观音宫门楣上,另外一个则是礼让宫的拜石,礼让宫重建后安放在原处。

古巷故事

  礼让巷从前也曾呼为六尺巷。明代,林、唐两个仕宦家族在此毗邻而居,仅一墙之隔。当时,林家有人在朝中做官,居御史之职,唐家有人在地方做官为指挥使,两家势力相当。

  两家发家后,林家要建造花园,唐家则要建房屋,双方都要在交界处筑墙。为了这一墙之地,双方各执一词、寸土不让,于是便打起了官司。因林家在朝当官,神通广大,而唐家在地方当官,势力盘根错节,当时的泉州知府左右为难,不敢轻易断案。

  双方各奔门户私通关节、软硬兼施,以求官司胜出。可是官司打了三年,还是没有解决。为此,林家便派专人上京,向林御史诉说经过,要求自上而下,责成地方官迅速判好此案。一个月后,派遣上京的人回来了,并带回一封信,一家人非常高兴,信一启封,上上下下围着看,只见写着一首诗:“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看到这首诗后,林氏族人议论纷纷。林氏家主听取众议,最终决定:退地三尺兴工、择日兴工。唐氏家主得知林家派人上京师,早已惴惴不安,如今又见退地三尺筑墙,一时间疑虑重重,便派人到林家打听虚实,得知事情经过后,对林家的举动大为赞赏。于是,唐氏家主当即也决定也让地三尺,兴工动土。

  这样一来,两家之间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三年官司,寸土必争不能解决,却因礼让三尺而取胜,两家重归于好。也因为这段“温良恭俭让”的佳话,这条巷便称为“礼让巷”。

  至今,在礼让巷仍有林唐两家的后人隔巷而居。礼让巷自古民风淳朴,早年间,礼让巷居民在建造新屋时,都会主动退后一点,家家户户门口就形成一个“门口埕”,成为礼让遗风的见证。

原标题:古城这条巷子,藏着泉州人的气度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万亿之城招“新”向“新”
  • 受台风影响 泉州辖区客渡船将停航
  • 德化杨梅乡:“宣奖文”三管齐下 移风易俗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视频】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泉州市活动开幕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南安成功会展中心启幕 (视频)
    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在南安成功会展中心启幕 (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福建220人获评高级职称 泉州:园区各有特色 发展更有成色 厦门高崎机场今年出入境客流破300万人次 在甲骨文中,“美”字最初的含义是什么? 最早的针刺工具是什么材质?蚂蚁庄园9月2 福建纺织机械及其零件前8个月出口同比增 延平:激活多元业态 山乡古厝披“新衣” 丽星邮轮“领航星”号首访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