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鲤城区 > 鲤遇古城 > 正文

游泉州古城,发现建筑之美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8-19 09:53 http://www.mnw.cn/

  近日,省政府发文批复《泉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要求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更好延续历史文脉,展现城市风貌。

  泉州古城究竟藏着何等魅力?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在泉州古城范围内,高密度分布着众多的海丝文化史迹,有世界遗产点8处、各级文保单位59处、省级及以上历史文化街区3处。古城内还分布有历史建筑70处、古民居600多栋以及大量的传统街巷、城墙遗迹、寺院宫庙、传统商铺和老宅院等。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在泉州,红砖厝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燕尾脊是红砖厝的显著特征,也是闽南文化的一个特有符号,有“盼燕归巢”之意。

  看红砖建筑,必去泉州府文庙打卡。泉州府文庙整体建筑群在建筑的形制、风格及其营建方法上基本承袭了闽南传统,其红砖、红瓦、坡屋顶、燕尾脊极具泉州传统建筑特色,是宋代以来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成为闽系红砖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耸立在泉州各处、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和遗址,至今仍向世人讲述着东西方文明对话和不同信仰互相尊重的故事。

  开元寺,为我省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东西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孪生石塔。飞天乐伎、狮身人面像等域外题材巧妙融入建筑之中,展现出多元文化与多种宗教艺术共存之景象。清净寺,仿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风格而建,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是宋元泉州人群会聚、商贸往来和文化繁荣的物证。

  中西合璧,是泉州建筑的另一大亮点。

  “南国多雨天,骑楼可避风。”中山路位于泉州古城核心地带,沿街的廊柱式骑楼既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又融入海交文化的建筑精要,成为历史上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是我国少有的保存完整的联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此外,兼具闽南传统特色和西式洋楼特点的番仔楼也别具一格。番仔楼是指南洋华侨回到祖地建造的民居,大部分建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吸收了闽南古厝与南洋建筑的优点,设计新颖,建造精美,尤其是石雕、砖雕、彩画之考究,令人叹为观止。

  漫步泉州,还有手巾寮、吊脚楼、蚵壳厝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让人目不暇接。除了丰富多彩的建筑样式,山墙、瓦当、斗拱、雀替、影壁等融古开今的精美构件同样彰显建筑技艺之大成。

  泉州文化遗产不是生硬的建筑物,而是满载人间烟火味。建筑文化遗产承载着泉州社会多元共荣的海洋商业传统,千百年来作为泉州人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活态传承并沿用至今。

  眼下,泉州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正吸引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来一趟泉州吧,感受不曾发现的建筑之美。(记者 黄琼芬)

原标题:游泉州古城,发现建筑之美
责任编辑:凌芹莉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频道推荐
  • 石狮:以展代销 时尚“出海”
  • 跨越285年!台湾孙氏族人寻回安溪祖籍地
  • 泉州市第一院开展抗癌日义诊活动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2025泉州时尚周启幕大秀精彩纷呈(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闽南网记者探班原创舞剧《海的一半》(视频)
    专题推荐
    世遗泉州
    世遗泉州

    挖掘泉州的乡村之美、名桥之美、名山之美、饮食之美,让时代记忆在城市更新中重焕荣光

    新质生产力在泉州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饶雪漫做客南安职专,与学生畅聊青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聚焦主题 “青春文学教母”首次来南采风 福州市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 余光中之女余幼珊回乡参访 总投入300多万元 丰州明志小学教学楼主 总投入300多万元 丰州明志小学教学楼主 古老技艺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