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商超卖场承担着保障民生必需品供应的重任,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物资,维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此外,因疫情而兴起的“宅经济”,居民对生鲜食品、日用品的消费需求旺盛,也是对商超零售业的一次考验和刺激。
在鲤城区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鲤城商超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全力确保物资供应、商品质量。2020年1-3月,全区商超业实现限上销售额4.39亿元,同比增长12.5%。
近日,在中闽百汇涂门店,从入口到店内各个点位,都有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引导消费者进行购物。中闽百汇涂门店店长陈立芸介绍,为保障市民日常生活所需,公司实行轮班制,确保每天、每个点位人员在岗,同时,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顾客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中闽百汇还提前做好应急预案,积极调配商品,保证供应充足。
前阶段,因网传谣言,导致部分市民大量囤购大米,中闽百汇立即组织调配货源,“我们一边调配大米货源,一边在大米采购区张贴辟谣宣传材料,引导市民勿信谣言。”陈立芸说道,果蔬、大米等物资属民生必需品,只有确保供应,才能避免引起恐慌。
此外,中闽百汇还在显眼位置张贴“泉州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主体码”。“客人一扫码,就能了解商品产地、生产时间。”陈立芸介绍,疫情期间,溯源措施既让市民买得放心,也能在出现问题后,立即查到源头。
保供应之外,稳物价也是重要环节。据了解,中闽百汇每天都把商品价格上报鲤城区商务局,尽力推动物价趋于稳定。
据介绍,为做好疫情期间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鲤城区商务局以落实肉蛋菜主要副食品供应为重点,迅速、扎实、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该局建立健全肉菜供应应急预案,协调辖区各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实行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情况日报制度,实时监控肉菜市场供应量及价格,做到出现波动早应对;对市场副食品保障供应进行实时监测;落实副食品应急储备。“除日常市场供应外,我区储备冻猪肉250吨,1100亩省控、市控蔬菜基地,日可供蔬菜约22吨。”区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