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边说孝
老人在 才是一个家
看到咱厝这么多“有孝”的故事,我想起了曾祖母林义娘。她是我们家族中可敬可亲的百岁老人,3年前去世,但留给我们满满的回忆。
20世纪初战火纷争的年代,曾祖母出生于富贵人家,后遭遇年少丧夫,被迫改嫁给穷苦的曾祖父。曾祖父过世,她一人艰难抚养4个子女长大。
3个儿子成家后各自生活,曾祖母一人住在祖屋,但从不感到孤单寂寞,我们常过来探望,陪她说说话。曾祖母喜欢看闽南语戏曲节目,我们便陪着她看,耐心给她讲解,小小的祖屋里常常洋溢着欢声笑语。
曾祖母年近90岁时,腿脚渐渐不行,不得不卧床休养,由儿孙们一人一周轮流照料。我外婆是长媳,常帮老人剪指甲、擦洗身子、洗脚。曾祖母爱漂亮,外婆便给她盘头,银丝捋得整整齐齐,老人瞬间精神奕奕。
最好的爱是陪伴,曾祖母最在乎的,便是儿孙的陪伴。每次她过生日,我们总是格外用心,孙女买来蛋糕,四代同堂,热热闹闹地在床边给她庆生。看着儿孙满堂,老人笑得没了眼睛。
有一次,曾祖母突然食不能咽,我们便着急地天天炖滋补汤给她喝,多日照料,她才逐渐好转。即便到了最后几个月,她自感大限将近,我们依然没有放弃。
外公常说,老人在,才是一个家。虽然曾祖母最后还是走了,但我们对她的思念并未停止。正如曾祖母期望的,孝顺代代相传,繁衍不息。(费文)
您自己或身边,是否也有这样普通却充满人情味的孝道故事?欢迎来稿告诉我们。有稿费的哦!
投稿邮箱:158678069@qq.com。
□网友之声
“叶子”:我的祖辈去世得早,我从未有机会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更别提尽孝了。每次看到别人回忆自己和爷爷奶奶的时光,我打心眼里羡慕。看到海都报一系列孝典的故事,我更是有这样的失落感。在这个世界上,那些陪伴在你身边的老者,都是上天派给你的贵人,让你学习一生的道理,让你此生不寂寞,他们可能只是陪伴你走过一段路,但相处的记忆却是你此生的财富。我想孝典故事中的主人公,一定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才能如此用心地呵护自己的亲人,用所言所行感动人们。因为每陪伴一次就少一次,我们生来就和他们开始道别。所以,爱他们,就像他们爱你一样。
“龄73544143”:泉港13岁女孩扛起家,给阿嬷和父亲做了3年饭,让我想起小时候父母整天在外面干活,我也是从小学开始洗衣做饭喂牲口,直到初中寄宿了才没干家务,80后的农村孩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杰龙天下”:泉州好媳妇让百岁婆婆每天嘴里有冰糖,做到了中国最传统的孝道,值得我们学习。
“采汶葶”:38岁孝媳有空就看《弟子规》,伺候中风婆婆7年无怨言,像这样的孝媳不多了!
“闽C8888888”:13岁泉港女孩坚强不屈,给你一万个赞!
孝贤举荐
时代在变,行孝的方式日新。牙博士携手海都报推出的第三季“温陵新孝典”,已经出街。这一季,我们要寻找那些全新的、更具时代感的孝道故事,让孝的故事一代代传下去。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身边有让人感动的孝子、孝媳、孝婿,请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告诉我们,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博“海峡都市报闽南版”和官方微信“海峡都市报大泉州”,让我们一起打造更精彩的“温陵新孝典”,一起去被那些温暖的人和故事感动,一起去传递那一份千年不变的情怀。(海都记者 柳小玲 王金淼 实习生 王慧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