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县以基层行政执法优化提升为抓手,以“三化”推进乡镇赋权事项调整,创新“三跨”综合执法模式,构建“三级监管”执法监督模式,有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化”机制赋能,夯实专项整治基础
一是常态化调整优化。建立“赋权—评估—调整”闭环机制,对2022年以来4批乡镇行政执法赋权事项进行系统梳理,针对性收回不适宜乡镇实施的事项,涵盖市容管理、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确保执法力量与管理需求相匹配。
二是差异化分类赋权。在保留各镇共性执法事项基础上,实施“基础事项全赋权、专业事项精准赋权”。结合沿海乡镇特点,专门赋予沿海各镇渔船违规装卸危险货物、渔港内违规明火作业等渔业相关执法权,实现“一类事项、精准赋权”。
三是规范化管控实施。通过明确赋权事项清单、细化执法流程、强化培训指导、开展执法监督等方式,规范乡镇行政执法行为,确保各项赋权事项依法依规实施,推动乡镇基层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
“三跨”模式破垒,提升基层执法效能
一是跨层级统筹。将全县划分为4个片区,由县城管执法局领导任“片长”统筹调度执法,50%县直涉改执法人员下沉,与乡镇执法力量组成399人“一体化”队伍。
二是跨区域联合。建立源头包干机制,如片区统一调度解决海漂垃圾问题;完善现场响应机制,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率,解决渣土车“滴洒漏”取证难等问题;建立区域协作机制,打破壁垒,开展跨流域污水治理等行动。
三是跨部门协作。将所有检查事项整合为“一表式”清单,检查覆盖率提升20%以上;通过集中执法提高效率,如餐饮行业检查由过去多部门分头进行改为联合执法一次完成,今年入企检查频次下降40%;依托省一体化平台,35个执法机构接入,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今年来办理智慧执法13849件。

“三级监管”兜底,保障服务民生福祉
一是镇级法制审核“第一道防线”。各镇法制审核人员作为执法监督“第一道防线”,对执法案件开展全面“回头看”,重点核查程序合规性与文书规范性,确保执法行为经得起法律和群众检验。
二是片区法制审核“第二道关口”。在镇级法制审核基础上,四个联合执法片区依托所在片法制审核力量,设置专门法制审核人员,把好执法监督审核“第二道关口”,确保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是县级执法监督“第三道屏障”。县级司法行政部门通过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对执法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同时注重执法与民生服务相结合,通过政务12345平台咨询和信访投诉举报件等,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610件,实现“严格执法”与“温情服务”的有机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