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2月3日讯 “我不管他们怎么说,反正走自己的路就对了,我想跟别人不一样。”
说这话的,是16岁的泉州惠安女生陈一溶。在上个月落幕的“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她发明的“一种可折扣成帽子的衣服”,摘得银奖。这也是惠安学生的发明创造首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展览会”奖项。
外观看起来是一件普通马甲
做出这件衣服可花了陈一溶不少心血,创造的途中还一度遭到家人的“打击”。不过,凭着一股子劲,她终于将想法变成现实。
变身戴头上
旅游带来灵感 为改良布料跑遍商店
陈一溶家住惠安城关,在惠安高级中学上高二,看上去文静、乖巧,但骨子里却有种叛逆精神。
说起自己的发明——“一种可折扣成帽子的衣服”,她告诉海都记者,这是受到一次旅行的启发。初三暑假,她和父母到厦门旅游,途中,他们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她发觉如果这时将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再放到已经装满衣服的行李箱里,就太麻烦了。如果能把衣服折成帽子戴在头上,既显得时尚实用,又不占用旅行箱空间,就再好不过了。
去年上高一后,陈一溶认识了劳技课老师黄泉忠,就将这一想法告诉了黄老师,他也是一位发明达人,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我觉得她这个想法很好,就鼓励她将作品做出来,去申请国家专利。”黄老师说,国家发明专利申请难度很大,对申请者是不小的考验。
去年国庆节后,陈一溶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妈妈和大姨则辅助她进行衣服的裁剪。最终,她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将“一种可折扣成帽子的衣服”做了出来。
在制作过程中,陈一溶一开始用了帆布做布料。之后,为了对布料进行改良,陈一溶找到了另外两种布料。但是,这些布料不仅厚,而且没有弹性,“头大的人就戴不上。”精益求精的她,又跑遍了镇上的商店和网上商店,最终在一家内衣店内找到了“莫代尔纤维”布料,做成第二件作品。“这种面料很舒服,有弹性,很适合夏天穿,折叠没有折痕。”陈一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