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区开展物业管理“四升一降”专项行动以来,丰泽街道立足经典名门小区良好的物业管理基础,紧扣“党建共建、事务共议、服务共抓”主线,以多方协同治理新格局推动小区物业管理服务再上新台阶。
建强“三支队伍”
党建引领小区治理
建强“小区支部+红色业委+红色物业”三支队伍,树牢党建引领主心骨,推动党的组织体系与小区治理深度融合。
建强小区支部。搭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组织架构,把党的组织建到居民家门口。党支部书记“一肩挑”担任业委会主任,统筹小区治理全局。精选8名有公心、有热心、有责任心的党员担任楼栋长,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实现“服务零距离”,小区党支部获评丰泽区“五好”小区党支部。
小区近邻治理公示牌
选好红色业委。采取“主动推、找准人、勤沟通”模式,广泛吸纳社会贤能依法依规参选,持续选优配强业委会。现有11名业委会成员,其中党员6人,涵盖机关干部、律师、医生、退役军人等多个领域,凭借专业素养和责任担当,成为联结党群、协调各方的关键力量。
小区党员活动室
打造红色物业。指导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福建太平富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党支部,由公司董事长兼任支部书记,推动“党建入章”,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和服务各环节,让党建成为推动物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实施“三事层解”
梯次发力破解群盼
建立“日常事四方共商—公共事大物业联动—疑难事党建协调破解”的分级分层议事协调机制,不断提升“解题”效率、缩短治理链条。
四方联席会
“四方联席”解日常事。针对小区物业管理日常事务,由挂钩小区科级干部牵头推动,组织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联席”协商自治,适时邀请“三官一律”下沉指导,累计化解高空抛物、噪音扰民、焚烧金纸等纠纷21起,化解率100%,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
“大物业联动”办公共事。针对公共收益监管、双章三审等涉及多个小区、多数业主的共事要事,街道或社区每季度召集辖区物业经理、业委会代表召开大物业联席会,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上级部署高效落地。
加装高清仰拍监控,提升小区安防建设
“党建协调”破疑难事。对街居层面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提级至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专题研究。累计召开3次协调会,联动职能部门解决消防无水改造、邻里中心设立、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等疑难问题11项,打通小区治理“堵点”。
开展“三个活动”
凝聚睦邻善治合力
以“三亮”活动深入挖掘近邻服务资源,探索构建“党员+物业+居民”三方联动的睦邻服务网络,实现“需求小区解决、服务邻里供给”的共治新格局。
党员近邻服务队入户征集“微心愿”
党员亮身份。深化“双报到”机制,187名在职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发挥“近邻对门”优势,动态征集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等群体“微心愿”16条,通过实事联办、资源共享,切实解决居民关切的各类问题。
物业亮承诺。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太平富邦向业主公开承诺,完善《经典名门管理规约》,梳理10项物业服务清单。设立“物管监督群”“红色议事厅”2个诉求平台,推行“业主下单、物业接单”模式,累计服务业主超220人次,相关做法获小区业主广泛认可。
居民亮专长。引导小区业主树牢“主角”意识,通过“叩门走访”梳理102项居民专长,先后组建水电志愿队、困难帮扶队、法制咨询队、文艺表演队等5支“能人”队伍,带动居民主动参与小区“微服务”和自治管理,变“各自为政”为“齐抓共管”。
推动“三大变化”
不断提升小区品质
聚焦小区安防建设、居民出行、设备管养等民需民盼,统筹协调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着力加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可见可感”的品质提升获得业主一致好评。
消防系统从“瘫痪”到“达标”。针对困扰居民多年的消防系统瘫痪问题,经多方沟通协调,投入改造资金188万元,系统性更换消防管道3000余米、消防栓45个、烟感报警器280个,全面恢复消防给水功能,顺利通过消防部门验收,为居民构建起全天候的安全防护屏障。
车辆充电从“杂乱”到“有序”。科学划定3处共计600平方米的电动自行车固定停放区,可容纳车辆200辆,从空间布局上破解乱停乱放难题;同步投入15万元增设460个智能充电设备,使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充电端口配比达1.9:1,根治飞线充电顽疾。
老旧电梯从“频修”到“畅行”。聚焦故障频发的老旧电梯,分批推进改造,累计投入35万元实施核心部件更新与系统升级,电梯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年节约维修资金约10万元,让居民出行更安心、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