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丰泽区安全生产专家工作站正式在区应急管理局成立。这是丰泽区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升辖区本质安全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了组建该工作站,确保“买得值”,一段时间来,丰泽区相关部门不断研究相关政策、总结试点经验、报批工作方案、签订服务协议、制定管理制度等等,加快探索安全生产专家工作站模式。今年以来,丰泽区多措并举发挥专家优势弥补安全监管短板,全力推进辖区安全形势稳定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
找准“重难点”
专家+执法 解决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不愿抓”的问题
前段时期,在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攻坚行动中,丰泽区加快探索实施“执法+专家”监管模式。一方面,由消防救援大队牵头选定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名单,统筹洽商自建房加工场所消防安全评查收费标准、工作模式等事宜;强化市级平台的应用,及时掌握自建房评查服务活动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击出具虚假失实报告、挂靠资质证书等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聚焦消防安全评估机构评查时发现的隐患问题,适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高压态势进行整治。当前,全区已摸排自建房加工场所626幢、715家,完成专家评查139家,停产停业整顿46家,取缔关闭10家。
丰泽区注重推进分类分级差异化监管,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进行分类分级评定,实行“红橙黄蓝”四级管理。同时,将分类分级结果向社会公布,通过采取信用联合惩戒等措施,倒逼企业自主加强安全管理。
找准“关键点”
检查+培训 解决企业安全生产“抓不好”的问题
丰泽区坚持试点先行,针对清源街道已先行开展街道安全生产专家工作站试点工作,鼓励其他街道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切实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弥补街道、部门的监管力量和水平不足的问题。鼓励企业签订“安全管家”托管服务。目前全区已有260家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聘请专家,累计完成企业风险评估报告251家、企业标准化建设指导4家,日常排查整改隐患近千条。建立安全监管“2+1”(2名监管人员和1名专家)模式,通过专家指导服务,让专家帮助企业查找隐患,也让专家向企业人员“传道、授业、解惑”,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找准“突破点”
线上+线下 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不常抓”的问题
丰泽区调整充实区安全生产专家库,分8个组共49名专家,同时委托2家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对接全区8个街道,为企业提供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指导。区安委会组织4支安全生产服务“小分队”和1支130名中级及以上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队,服务辖区涉氨制冷、粉尘涉爆、有限空间、冶金煤气等重点工业企业,共服务企业476家,排查隐患2023条,提供专业技术咨询202条。注重引导街道、社区创建“互联网+安全小区”模式,委托第三方服务力量,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应急救援和演练、安全培训等有偿服务。
找准“落脚点”
平台+机制 解决企业安全监管人才“用不好”的问题
俗话说:“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丰泽区采取政府部门购买服务模式,在区应急管理局设立安全生产专家工作站。与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签订合同,由服务机构选派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养较高的安全生产专家定点常驻,提供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驻点期间,专家服从区应急管理局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服务机构不得额外安排驻点专家其他工作任务。
丰泽区还不断完善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工作,以聘请第三方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内企业提供安全“打包”服务,进一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创建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隐患排查治理专业化、精准化。同时,充分利用辖区风险分级辨识成果《丰泽区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与各行业领域企业基础台账,互为补充,以急重轻缓为原则,对辖区14处重大风险,419处较大风险,389处一般风险,150处低风险,开展逐级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