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300多位从事和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齐聚一堂,来到5年前的出发点——泉州丰泽,追溯科研基地5年的脚步和走过的历程,总结福建省29个科研基地共同探索形成的“纵向联动 区域协同”的教育科研管理机制经验,展示先进科研基地的风采,为区域(学校)教育科研发展的下一步前进奠定更扎实的基础,找到更明晰的方向,更好地为福建基础教育发展助力。
在泉州九中阶梯教室,人头涌动,座无虚席,“福建省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创新论坛”在这里举行。此次论坛由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来自省内外的教育科研专家、省市教育科研负责人,以及教育一线骨干,他们齐聚一堂,就基础教育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成果进行讨论、交流。来自泉州市丰泽区、莆田一中、厦门海沧实验学校、厦门同安区、南平建瓯市的教科研负责人还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引起广泛反响。主办方还邀请了《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浦丽芳副主任就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作深入指导,对省教育科研基地骨干科研能力进行培训。
开幕式上,丰泽区、寿宁县、尤溪县等八个科研教育基地与福建省教科所签约,共享优势资源、共谋合作发展的新举措,推动福建省基础教育办学品质和为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据了解,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期间,三明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吴飞、三明梅列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马昌明、福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喻足德、丰泽区教育局教科室主任周玉宝等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分享了各自在教育部和省级课题引领下对区域教科研机制改革探索心得,阐释了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采取的创新举措、制度措施等。温州市教科院院长胡玫开设的《新时代的教科研员素质及提升策略》这一专题讲座,为教科研队伍的素质提升传经送宝。
在丰泽区实验小学分会场,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黄秀梅教研员与来自丰泽区实验小学、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这三所学校的名师,分别执教展示了三堂示范观摩课,并在课后通过“名师面对面”等环节,使专家、教研员、一线名师能更细致深入地评课议课,推进教学课改科研工作。
此次论坛,内容丰富,富有前瞻性和实效性,对推动福建省各地区、学校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打破校际隔阂,促进科研兴校有着积极意义。不少参与论坛的教研员表示:“活动是对‘纵向联动 区域协同’的教科研创新机制的积极实践,必将使福建省基础教育科研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自建区以来,丰泽区委、区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摆在突出位置,教育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福建省首个“教育强区”试点评估区,今年丰泽区还高分通过“两项督导”暨“教育强区”省级评估。目前,丰泽区已完成4项国家级课题、89项省级课题、100多项市级课题和300多项区级课题的审批论证。全区中小学现有特级教师3人,省名校长11人(含培养对象)、市名校长10人(含培养对象)、省骨干校长8人、省名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21人(含培养对象)、市名师9人(含培养对象)、市学科带头人64人(含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