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5月19日讯 “有一位8岁小女孩写了一首诗,你们想知道她写了啥吗?”“想!”上周二下午,福建省骨干教师、丰泽区作协副秘书廖延杜老师走进南少林国际学校海都小记者站,给60位小记者送上了一堂精彩的写作课。
娓娓道来的故事,生动活泼的模拟表演,幽默的语言和欢乐的笑声让近一小时的讲座一下子就接近尾声。这让60位小记者依依不舍极了,围着廖延杜老师讨教个不停。还有小记者和小伙伴咬耳朵:这堂写作课太有趣了,玩中学,学中玩,真开心!
课后意犹未尽的同学们围着老师问个不停
出乎意料的讲座
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五年二班 王彦
指导老师:张桂兰
今天,听说作家廖延杜要来学校开讲座,我们都激动不已,心想廖老师,应该是很严肃的。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廖老师一来就笑容可掬地朝我们打招呼,讲起课来也很生动活泼,讲生活见闻、讲文学小故事,让我们不知不觉就融入到这生动的课堂中。
廖老师还和我们玩游戏:假如前面是一扇门你走进去后,不用语言,用动作来表达你想表达的事情。同学们有的做踢足球的动作,有的做打篮球的动作,接着廖老师也表演了一个祈福拜拜的老人,那生动有趣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在笑声中,我们也明白了写作要注意细节,作者要做个有心人,像画画一样,把人物的神态、动作描摹到位了,才会让人留下深刻印象!
幽默大师
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四年一班 胥宇轩
指导老师:罗丽萍
上课铃声响了,一位大约40岁的男士走进教室。这就是廖老师?我仔细打量着:一把胡子,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目光和善,我一下子就喜欢上。
廖老师学识丰富,说话很幽默,他说写想象作文要注意虚构和真实相结合。更有趣的是廖老师还亲自上阵和我们玩游戏。只见他弯着腰一手捋着胡子,一手拄着拐杖,吃力地跨过门槛,然后将拐杖放在一边,接着拿出东西,做了一个点火的姿势,然后拜了三下,最后双手合十。这演的是谁呢?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廖老师是在扮演一个有心事的老人,腿脚不便却坚持到庙求福。
在这次与众不同的讲座中,我明白了写作不是文字的堆积,要注重观察,注重内心感情和想法的表达,就是像演戏一样,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描写到位,画面才会活起来。(海都记者 李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