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
被拉黑,家长不必上火
“线下”交流才靠谱
“在绝大多数子女的潜意识里,父母永远都是管理者的角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飞虎老师说,在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很多都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和心情,而子女潜意识里有避开束缚、渴望自由的本能,会让他们把父母拉入到朋友圈的黑名单,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即使知道被孩子拉黑后,家长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地进行质问和抨击,毕竟微信朋友圈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
同样的,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荣伟教授也跟陈飞虎老师持相同意见。他说,对于已经被孩子“拉黑”的家长,家长们对此最好保持理解和尊重,孩子有自己多面的生活圈,要让他独立成长,没有必要每个圈子家长都要涉足。要知道少了网络平台的沟通交流方式,还有面对面的“线下”交流和互动,这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亲子交流。
而对于那些还存在于孩子微信朋友圈的家长,则要好好珍惜当下的机会,对于孩子微信里发表的话题,不要轻易参与,在评论照片或状态时,尽量少些说教。“对于孩子发出的很多状态,做爸妈的,可以装作没看到。只有给孩子空间了,孩子才不会想把你挤出去,父母们悄悄‘潜伏’着就好。”张教授说。
小贴士
可以选择“分组可见”
其实,在发送每一条带有图片的朋友圈状态时,在下方的“可见范围”中,是可以选择“公开”及分组的。把好友分成几组,如果要发些不想让长辈们看到的状态,在选择时不要勾选就好。这样,自己有了些“小秘密”,也不用“拉黑”父母,是不是挺好?(海都记者 黄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