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德化县人大常委会开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档县城宜居品质专题询问。询问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问”到了关键点,点到了实处。应询单位直奔主题、言简意赅,“答”出责任担当与“解题良方”。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维启等县领导参加。

专题询问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多部门回答”等方式进行。专题询问中,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别就“针对老城区存在上下班道路拥堵、学校周边上下学存在车辆违规掉头、乱停乱放现象,特别下雨天尤为突出,造成交通压力大、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下一步如何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协调加以解决?”“老旧城区的城市更新是否有近、中、长期的专项规划?如何推进实施?”“如何完善提升道路交通智慧系统,提高灯控路口、拥堵路段通行效率?”“有什么举措吸引泉州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特别是陶瓷产业关联专业的毕业生留德就业发展?”“古洋片区龙门街至龙门滩新建道路暴雨时严重积水,是什么原因?要如何解决?”等问题进行专题询问,面对现场不少询问“直指民生痛点”的问题,各应询单位负责人态度端正,直面问题,在回应环节针对各类问题逐一作出条理清晰、内容具体的解答,充分展现了积极履职、为民服务的担当意识。

会议希望,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此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把统筹推进整改工作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对照专题询问反馈的问题深入开展分析研判,既厘清问题表象与根源、共性与个性,又结合城市管理实际,在此基础上拿出科学处置方案,精准定措施、建机制、堵漏洞,真正把问题解决到位。县人大常委会要持续做好“问后下半篇文章”,加强跟踪督办,推动专题询问从“问出痛点”到“答出对策”再到“结出硕果”,为把德化建设成更有温度、更具魅力的世界瓷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专题询问后,县政府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对照22项问题清单逐一研判、精准施策,把整改工作贯穿城市管理全过程,切实把群众关切的“交通账”“环境账”“民生账”转化为具体行动,为打造国际化世界陶瓷之都、创建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探索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径筑牢城市根基。
(记者 颜泽南 叶素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