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泉州 > 安溪 > 安溪人文 > 正文

教育补短板 三年大盘点 看看安溪的靓丽答卷

来源:闽南网 2020-12-07 14:36 http://www.mnw.cn/

  三年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9所,新增学位1.4万个;三年新改扩建小学40所,新增学位2.7万个;三年新改扩建中学14所,新增学位1.2万个;三年投入1.28亿元,班班配备教学一体机、校校建设录播教室……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2017年秋,省、市吹响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补短板的号角。安溪迅速行动,践行“对教育再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对教育再怎么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交出靓丽的成绩单,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崛起为发展新增长极强健根基。

  概貌巡礼

  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大提升

  18条补短板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这张靓丽的成绩单,恰似在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方面等6大方面、18项补短板任务上,盖下完成或超额完成的“验收戳”,实现了安溪教育全链条、全领域、全方位的大提升。

  全链条提升,贯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职业教育一条龙。

  学前教育,公办率、普惠率这两项重要衡量指标分别为53.12%、95.33%,超额完成省定要求。义务教育,生源拥挤的“一城(凤城、城厢、参内区域)两翼(官桥、龙门、湖头区域)”新增学位近4万个,60多所农村学校的老旧校舍焕新面貌、提升安全,城乡均衡发展、两头并进。普通高中,近3亿元投向硬件配套设施和办学资源配置,安一中、铭选、沼涛三所高中入选省级示范校、试点校,金火完中高中部招生实现安溪高中方阵扩容。职业教育,紧密的产学对接中,建成6个省市级特色专业群,3个省市级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华侨职校、陈利职校、安溪茶校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职校中的佼佼者。

  全领域提升,硬件和软件两手抓、两手硬。

  在城区扩容、农村改薄等硬件更硬的同时,师资素质、内涵建设的提升等软件同步重视加强。学习永远在路上,安溪每年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经费达到1500万元,350名学校领导干部、110名挂牌责任督学、350名新上岗教师享受清华大学等高端师资培训。更有重奖育名师,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名师考核合格者,可相应获2000至5000元奖励津贴,全县“杰出教师团队”的奖金高达30万元。统计显示,目前,全县基础教育各学段的优秀学校、优秀教师奖金超过500万元/年。同时,还整合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组建学科联盟,抽调优质师资团队组成核心组,并依托基地校开展学科活动。县教育局领导班子每人挂钩1至2个学科联盟核心组,亲自参与指导,推进教科研工作。

  树人从力量与美的细处熏陶,96%以上的中小学生拥有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文联、文化馆、行业协会等社会各界、优秀人才共同参与美育,12所中小学为市级艺术特色校、书法特色校。

  全方位提升,既注重当下,更着眼长远。

  立足当下,安溪近年每年实施几十项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长远积蓄力量,安溪在每季度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之外,在全市首创每年秋季开学前“单独遴选重大教育项目举行集中开竣工仪式”做法。过去三年里,累计开竣工26个教育项目。其中今年秋季开学前,就有9个教育项目集中开竣工。按规划,“十四五”时期,还将结合“大三环”“大白濑”建设,启动新一轮城乡教育布局规划,涉及幼儿园19所、小学14所、中学16所、中职4所,并按省级示范的标准规划新址建设县教师进修学校,进一步助力安溪“教育强县”腾飞。

  亮点聚焦

  创特色出亮点 教育也要做“样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多年来,安溪经济社会发展从国家级贫困县跻身全国百强县,正奋力挺进“全国五十强”,现象级的发展被誉为“安溪样本”。教育补短板,安溪县委、县政府和教育系统同样胸怀创样板的梦想。

  如今,发力“最短板”,紧跟大趋势,安溪教育的翻身仗在学前教育、扩容改薄、素质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四个方面均创出特色亮点。

  学前教育:超额完成“两率” 入园不再发愁

  今年秋季,当许多地方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安溪6所公办幼儿园集体竣工投用,规划总计提供4000个学位,先期已迎接逾2200名学前适龄儿童入园,当地媒体连续播发消息“城区这所公办幼儿园还有空余学位,有需要的赶紧看看!”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八幼儿园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八幼儿园

  因并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一直被视为教育欠账中的“最短板”。安溪“喊人入园”景象的背后,是该县补齐“最短板”的决心行动和斐然成效。近三年来,安溪新改扩建29所公办幼儿园、新增1.4万个以上学位,稳妥推进79所无证民办园办证问题解决,取缔或停办31所,给予办证48所,保障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无论公办民办,这些软硬件俱佳的幼儿园,吸引安溪的家长心甘情愿避开僧多粥少的老城区,将孩子送到新园就读。

  “扩容改薄”:两头齐并进 城乡更均衡

  有着百万人口的大基数,城镇化浪潮,安溪教育还面临城市化的叠加难题。“城区挤、乡村弱”是安溪教育的“老大难”。

  精准破题,安溪实施城区“扩容”、乡村“改薄”系列行动。

  扩容,城区2017年以来共推进44个中小学、幼儿园扩容项目,累计30.45万平方米校舍建成投用,增加学位3万多个;19个在建扩容项目加速推进,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可新增学位近2万个,有效解决就学难。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一小学

今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一小学

入选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芸美小学

入选省级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的芸美小学

  改薄,仅2019年以来农村累计规划建设校舍13.94万平方米,开工校舍15.92万平方米、竣工14.75万平方米;规划采购设备2.3亿元,实际采购设备2.77亿元,乡村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安全等级全面提升。

  如今,即使是在边远乡镇的丰田中学、蓝田中学,也能通过云平台,与凤城中学等城区优质校实现同步互动课堂授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素质教育:“五育并举”育新人 山区娃拿艺术奖

  拒绝“小镇做题家”,跟紧素质教育的大趋势,安溪早早就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让学生们从小拥抱新时代。

  几根竹条上下翻飞、经纬交错,不一会儿,实用美观的小竹篮便呈现在眼前,让围观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鼓掌叫好。这是去年4月,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的一幕。在这场国内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学生美育实践盛宴上,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的娃娃们一举夺魁,成为安溪教育系统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卓有成效的生动注解。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点赞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点赞安溪竹藤编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

  “习一二艺、交三五友、阅千卷文、行万里路。”这是近年来安溪教育“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生动总结。“读写思辨”四项素养培育工程纵深开展;班班图书角暨全县小学生阅读考级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清溪舌战”学生辩论赛、“春秋启笔·清溪墨香”书法比赛、千人共绘大美安溪、全县师生大合唱比赛等等,极大丰富安溪学子的精神世界。

  体育美育都将纳入中考,这一消息今年震动全国家庭。而在安溪,这两项教育内容早已充分普及—体育, 22所学校新建足球场和塑胶跑道,国家级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篮球特色学校达21所,全县中小学生已基本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美育,包括音乐、戏曲、乐器、民间手工艺制作等,在安溪各校开展的艺术社团活动超过150项,总计12所学校获评市中小学艺术特色校、书法教育示范校。

2018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中学

2018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中学

  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来赋能 智慧校园添利器

  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胶着对垒,当各大校园按下“暂停键”,在安溪县教育局指导下,安溪一中高三年段领全省之先敲下“复位键”,开启远程线上直播教学。师生相会云端,防疫学习两不误,真正实现“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既是战疫情应急之举,也是安溪构建智慧校园,深耕“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近年来,安溪投入1.28亿元实施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全县所有学校实现班班配置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校校配备录播教室,校园网络带宽均达到100M以上。安一中、六中等7所学校被确认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实验校和市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全县小学阶段普遍用上“慧眼阅读”平台,阅读与思考日渐成为安溪小学生们的习惯。

  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今年秋季,安溪再次投入2755万元为一批新建学校提升信息化硬件配套水平。近期,“一次性更新或新建全县中小学170间多媒体教室,添置5500台计算机”提上日程。

  现象背后

  为打“翻身仗”,安溪

  “一把手”亲自抓 全社会一起来

  从弱到强,并实现均衡发展和特色教育的花开并蒂,安溪教育缘何能打出漂亮翻身仗?

  安溪县教育局局长高志强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来总结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他看来,最为关键的,是安溪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真重视、真行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安溪真正落到了实处。

  “一把手”工程 攻坚“老大难”

  围绕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多年来安溪将教育优先发展列为“一把手”工程,始终坚持教育工作作为民生之首,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视、同力推进、同步发展。

  县委年度工作要点、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工作一向纳入重要内容;

  县四套班子领导勤奋奔波于为教育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路途。县委书记高向荣几乎走遍全县所有学校,曾在一年之间深入全县54所学校现场办公,为学校协调解决各种困难问题,县长吴毓舟上任才10个多月,已深入全县学校现场办公16次。县处级领导联系挂钩学校,协调解决教育规划、发展用地、项目资金等问题,早已形成制度。

  仅2019年,安溪县委、县政府召开常委会议、常务会议、专题会议等39次,研究协调教育方面的工作和问题;对乡镇履行教育职责绩效考评分值由原来的2分提至4分。

  强有力保障财政支出

  近三成投向教育

  “教育这项长远事业,离不开强大财力支持。办教育不能有多少钱干多少事,而是有多少事要多少钱。”这句话,高向荣、吴毓舟等历任安溪主官时常挂在嘴边。

  发展教育,安溪舍得砸下重金、腾挪资源。

  财政支出上,教育经费优先,确保“两个只增不减”,三年累计完成教育投入65.95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教育支出54.99亿元。今年,在疫情冲击、财税减收的背景下,大力压减一般性、非刚性支出,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发展,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8.31亿元,比增17%,用于学校扩容、薄弱校改造、教育系统为民办实事项目等,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保障资源上,仅2019年以来就划拨教育用地近450亩。安溪县人武部、县卫校、县教师进修学校等甫一搬迁,其位于县城黄金地块的旧址,县委、县政府毅然将其作为教育用地,建设学前教育公办园。

  发动全社会

  人民教育人民办

  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安溪地广人多、基础薄弱,从教育大县到教育强县的转变需要更多支持。在县委、县政府的引领发动下,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是安溪教育打出漂亮翻身仗的又一奥秘。

  “十二五”以来,安溪县委、县政府多方发动海内外乡亲认捐5亿多元,建成全国唯一茶业本科院校安溪茶学院,创下了全省单个教育项目捐资最多、建设速度最快的纪录;柯希平、李希龙等乡贤捐资建设十五幼及安溪九中、芸美小学等学校,累计超过5000万元。

  延续这样的襄教助学思路,截至目前,安溪全县24个乡镇辖内中小学已成立教育促进会(校董会、基金会)91个,累计筹集资金1亿多元。

  2018年,三安集团董事长林秀成捐资1亿元设立“三安慈善教育基金”,到今年已兑现各学段教育质量优质奖金近1200万元。去年年底,安溪七中、十四中、龙门中学等十所中学集中举办50周年、75周年校庆,据不完全统计,饮水思源的广大校友累计捐资6000多万元,接续“薪火相传、强教兴学”的篇章。(孙灿芬 陈林森 陈海清/文 安溪县教育局/供图)

责任编辑:连培煌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泉州:女子眼皮下垂一年 病根竟在鼻腔
  • 南安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
  • 第十届南安凤山文化活动周将于9日至15日举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