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门诊七楼会议室座无虚席,“2025年中医药科研能力培训班”在此成功举办。作为医院推进中医药科研创新、提升医务人员科研素养的重要举措,本次培训班吸引了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的踊跃参与。

培训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由副院长刘雪娜主持。院长林石明出席开班仪式并作致辞,他指出,科研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工作中同样重要,科研工作必须从临床出发,着力解决临床问题,让创新成果真正回归临床、转化为服务患者的生产力。希望全体医务人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主动将科研思维融入日常诊疗工作,以科研能力的提升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聚焦实践,提升科研硬实力

在专题授课环节,《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副编审张丰丰以《中医药基础及临床科研成果的凝练及投稿》为主题,着重强调优质的科研成果需具备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用具体案例拆解成果凝练过程中的关键点、常见误区及优化技巧,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清晰指引。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主任仝燕围绕《中医药科研论文的写作与发表》展开系统讲解,从论文选题、结构设计到投稿技巧,覆盖了科研论文写作全流程,指出了临床医务人员在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给出了改进建议,干货十足。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苏友新以《如何写好2026年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为题,重点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选题、中医药基础研究中创新的体现,就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开展课题设计与申报分享了宝贵经验。
学以致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本次培训班围绕着“论文写作-成果凝练-项目申报”这一完整的科研链条,为医务人员搭建了系统学习、交流提升的优质平台。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参训人员认真聆听并表示,此次培训精准对接了临床科研工作的需求,不仅理顺了科研思路,更掌握了可直接实用的研究方法,帮助大家打通科研路上的“任督二脉”,对今后的科研工作充满信心。
未来,医院将继续以科研创新为引领,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着力培养一支“临床强,科研精”的中医药人才队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