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0月24日讯(通讯员 张柳娟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近日,诏安县彩霞小流域(二期)2025年度省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挖掘机、运输车往来穿梭,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生态护岸的砌筑、机耕路面的平整;河道中,清淤设备轰鸣作响,清理着沉积的泥沙与障碍物;初具雏形的生态园内,技术人员正在规划着未来的绿化布局......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官陂镇徐徐展开。



据悉,该项目作为省级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总投资357.29万元,旨在对区域内834公顷水土流失面积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综合治理,并同步建设1.91公里安全生态水系,从根本上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构筑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为官陂镇乃至诏安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是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惠民工程。项目综合治理措施多样,建设内容全面,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治理与安全生态水系建设两大部分。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计划实施封禁治理820公顷,通过设立封禁标志、实施围栏保护、加强巡护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灌草植被的自然萌发与生长,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功能。这种“近自然”的修复方式,成本低、效果持久,是恢复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实施坡改梯工程14公顷,有效截短坡长、减缓径流,使“三跑田”(跑水、跑肥、跑土)变为“三保田”,极大改善土地生产能力,为后续发展高优农业奠定坚实基础;配套建设机耕道路1500米、排水沟1500米及蓄水池3口,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田间基础设施网络,既满足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又解决了雨季排水不畅、旱季灌溉缺水的问题,实现了生态治理与农业生产的无缝衔接。
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方面,将新建生态护岸157米,增强河岸稳定性与生态功能;新建汀步2座,增添亲水便民设施,方便了村民日常通行,又为人们亲近自然、嬉戏游玩提供了安全有趣的场所,增添了乡村河道的生活情趣与人文气息;对1.65公里河道进行清淤清障,恢复河道行洪能力与水体活力,保障沿岸村庄农田安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将建设一座水土保持生态园,集科普教育、生态示范与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未来将成为周边群众休闲漫步、感受生态之美的好去处,更是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的生动课堂,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融合。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官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项目建设正按照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稳步推进。施工现场,机耕路修筑、生态护岸砌筑以及生态园基础建设等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河道清淤作业亦同步推进。各施工环节紧密衔接,确保了工程整体按计划高效实施。

据介绍,下一步,官陂镇将继续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盯目标任务,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和进度关,确保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早日完美呈现,使其真正成为一条流淌着生态、承载着富裕、寄托着乡愁的美丽流域,为描绘“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诏安宏伟蓝图贡献更多的官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