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9月16日讯(通讯员 林金连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日前,平和县文峰镇南霞村“退果还耕”示范片迎来经济作物采收旺季,吊瓜与白玉丝瓜相继成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忙碌采收的身影。两种瓜果的错峰上市,不仅延长了土地的产出周期,也为农户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益。
走进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片片竹架。相距约200米的两片区域,分别种植着不同的作物:一侧竹架上挂满了正值采收期的白玉丝瓜,另一侧,吊瓜的采收已接近尾声。农户们在两片区域间忙碌,熟练地进行采摘、分拣和装箱作业。“今年收成很好,吊瓜和丝瓜的价格都比较稳定,收益明显比之前种果树高。”一位正在忙碌的林大叔说道。
据了解,南霞村是文峰镇做好“退果还耕”政策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文峰镇积极引导农户将低效果园恢复为耕地,并系统性地引进吊瓜、白玉丝瓜等高效益作物,形成了“多茬种植、错峰上市”的轮作模式,既保障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又显著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眼下,采收的吊瓜与白玉丝瓜正持续供应本县商超和农贸市场,并以其优良品质深受消费者青睐。特色农产品的接连丰收,不仅验证了“退果还耕”政策能从“增产”走向“增收”,更为周边区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