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华安县开展“群众小事不小办、企业难事全力解”开门问政活动。县长陈敏杰主持活动并讲话,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身边“小事难办”和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多年未解”两大重点,通过公开问政,拓宽诉求渠道,全力提升政府效能。进一步深化小县机构改革,突破部门壁垒、优化职能配置,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活动通报了今年1至8月“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群众诉求件办理总体情况、党政领导“企业接待日”活动中企业反馈问题的处理进展。丰山镇、中国电信华安分公司分别就如何进一步提升“12345”平台诉求件办理质量与效率作了表态发言。
在座谈交流环节,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围绕道路交通、农文旅与“十四五”规划收官及“十五五”规划谋划等重大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科局负责人现场予以回应,围绕群众广泛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沟通解释,并初步明确了下一步的解决思路和举措。
在认真听取各项汇报、发言及回应后,陈敏杰就持续深化“开门问政”活动、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作了总结讲话。她指出,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点不点赞;工作实不实,要看群众满不满意。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快速响应到网民留言反馈问题,部分事项“小事难办”,折射出的是机制运行的“堵点”、流程设计的“盲点”和协同联动的“断点”。企业堆积多年未解的问题,反映的是部门担当作为的责任,要避免小鬼难缠,更要督促“一把手”亲自推进。
陈敏杰强调:
要追求“有求必应”的服务速度。群众反映的问题无论大小,都事关切身利益,既等不得,也慢不得,要第一时间响应,以高效务实的服务积极回应群众期盼。要持续完善“开门问政”机制,实行政府班子成员月度轮值专题会议制度,通过面对面听取基层意见,提升跨部门协同效能,实现精准治理、高效监管,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要追求“办就办好”的工作标准。回应诉求不能止于“有回应”,更要追求“真满意”。不仅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注重办理的实效与温度,更要把事情办得扎实、办到群众心坎里去,做到措施务实、成果实在、群众认可,真正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要追求“无事不扰”的治理境界。通过持续优化职能,增强诉求办理实效,不断提升企业与群众诉求的解决率和满意度,切实降低投诉率。在推进诉求办理工作中,应转变观念,不做“时刻刷存在感”的管理者,而是成为“润物细无声”的服务者,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
要追求“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坚持开门问政、倾听民声,广泛吸纳民意,积极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着力转变政府“单打独斗”的传统模式,鼓励企业、公众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推动部门职能优化与协同整合,切实提升政府服务效率。
据悉,本次“开门问政”活动将持续开展一年,每月举办一期。每期活动将由县政府班子成员牵头组织,相关科局及分管县领导现场回应群众与企业诉求,明确解决方案,建立跟踪督办机制。通过常态化“开门问政”,高效推动群众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实质化解,实现从“小事不轻视”到“小事不难办”、再到“小事暖心办”的全面升级,扎实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真办、快办、好办。
县领导张长禄、陈绍勇、杨有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