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22日讯(通讯员 白艺鑫 卢国义 林荣链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平和县大溪镇的层峦叠翠之间,大松村的千亩梯田犹如大地指纹,盘旋生姿。新修的机耕道如玉带环绕,农户正在田间作业,水雾喷洒间映出绚丽彩虹——这片承载百年农耕记忆的土地,正经历一场“高标准”蜕变:小田改大田、坡地变平地,从昔日“望天田”一跃成为“吨粮田”。
高标准建设,夯实农业根基
走入大松村,昔日零散起伏的坡地和小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平整连片、规整有序的高标准梯田。田间机耕道纵横贯通,农机往来无阻;灌溉水渠蜿蜒其间,保障每块耕地“喝饱喝足”。
“以前,我们村的耕地状况不佳,每到‘耕种管收’环节,机械作业难度大、投入成本高,土地得不到充分利用。”大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礼宜感慨道,“现在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通了、水设施完善了,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企业+农户”赋能,优质稻米擦亮金字招牌
大松村创新推行“企业+农户”模式,联合福州灵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已达485亩。公司引进“玉针香(超泰米)”和“青香优19香”两大优质品种。其中,“玉针香(超泰米)”属于超级稻,是目前“全国最长最香”的米;而“青香优19香”是唯一自带青香型的超级杂交稻,米质软糯、部标一级,经技术改良后富含壳寡糖等成分,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预防三高。该公司推出每斤35元的精品米和199元/2斤的礼盒装产品,热销本地市场,并远销北京、厦门、福州等地,食味值与口碑俱佳。
在福州灵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精心经营下,梯田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村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租金,还可进入企业务工赚取薪金,实现“一块地、两份收入”,增收路径更加宽广。
农文旅融合,梯田焕发多元生机
依托独特的梯田景观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大松村以“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路径,积极拓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乡村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元业态,推动乡村振兴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如今,游客漫步于梯田之间,不仅可欣赏四季变幻的壮丽景致,还可参与插秧、收割等农耕体验,品尝现摘现烹的生态米蔬,沉浸于“原汁原味”的田园生活。这一融合模式显著提升了大松村的旅游吸引力和品牌影响力,使其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在这片焕新的土地上,大松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以产业融合为径,正稳步走向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振兴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