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企业家的难题,就是我们关心的课题;企业家的信心,就是长泰发展的底气。过去一年,长泰经济开发区努力做得更多、跑得更快、想得更前,只为一件事: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抓生产、拓市场。长泰区第五届民营企业发展大会暨科技大会即将召开,本公众号特别开设“亲清助企 长泰在行动”专栏,系统梳理、全面展示一年来长泰各地各部门在服务企业成长、推动产业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创新实践、突破性成果与标杆性经验,助力长泰民营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本期推出《长泰经济开发区:以创新引擎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长泰经济开发区精准聚焦“促政策落地”“解企业难题”“畅资金渠道”“搭合作平台”“送暖心服务”“强人才建设”等方面工作,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企业发展多维度赋能,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让民营企业在这片热土上迸发出强劲活力。
政策落地生根:从“纸上”到“地上”的跨越
“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长泰卓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初亮感慨道。
作为区内新兴企业,卓越体育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政策落地的实效。2024年初,当企业计划投资8000万元扩建厂房时,开发区企业服务科提前梳理审批流程,将原本需要数月的审批周期压缩至两个月,项目从开工到封顶仅用时13个月。
这种“前置服务”模式源于长泰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长泰区的“118营商机制”:在公众号上设立营商服务专栏,实时发布审批流程和惠企政策;通过“千名干部挂千企”行动,领导干部随身携带“随访笔记”,现场记录企业诉求,今年来已解决土地报批、道路维护、对等关税等200余个难题。
产业转型升级:从“单兵作战”到“链式突围”
在卓越体育的生产车间,一支38人的研发团队正在攻关第四代智能训练架。这款集成了多项专利技术的产品,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架多用”,市场占有率跃居行业前列。
“政府牵线搭桥,让我们与知名院校共建实验室,研发周期缩短了40%。”研发主管陈汉阳说。
这种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源于开发区打造的“红色联盟”。通过成立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链联合党委,覆盖262家企业,建立“企业点单、园区派单、部门接单”机制。在智能制造产业链党委的推动下,卓越体育与隔壁的欧仕儿童用品公司因挡土墙纠纷“不打不相识”,最终在阳极氧化技术上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出新型环保涂层。
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更彰显转型成效。2025年,63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占年度计划75.7%,超时序进度25.7%。完成祥云管业等8个项目260亩用地报批,环球金匠等7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鑫发无纺布等26个项目主体封顶。
服务效能跃升: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
“现在办事就像网购一样方便。”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经理,体验过“拿地即开工”服务后感叹。开发区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跟踪,建立进度台账,明确时间节点。新峰科技270亩地块四年遗留问题、安泰项目土地报批等历史难题相继破解,项目落地周期平均缩短30%。
服务创新不止于审批环节。开发区创设“企业家沙龙”,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手拉手内循环,促成24家企业达成采供关系。
党建引领发展:从“物理聚合”到“化学融合”
在长泰经济开发区
“党建+”模式正催生发展新动能
通过实施“党建聚力赋能”工程,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在项目攻坚、技术创新中发挥先锋作用,由党员业务骨干为核心的“企业服务员”队伍,将服务精准送达企业急需处。产业链党建的“红色引擎”效应显著,电子信息产业链党委推动成员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新材料产业链党委促成4家企业产销对接,年节约成本200余万元。数据显示,党建引领下的企业协作项目,平均研发效率提升25%,市场响应速度加快30%。
“企业吹哨,服务报到”。长泰经济开发区牢固树立“全员都是企业服务员,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以及“片区挂钩领导包干制”“流入党员管理‘七个一’”行动,党员干部用贴心、高效的服务,努力实现企业手续办理“一次都不跑”、企业问题诉求“一次性解决”,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让企业安心扎根、放心发展。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节点,长泰经济开发区正以创新为笔,绘就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这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链条深度耦合,服务效能不断跃升,党建引领凝聚合力。如今,“在长泰,我们不仅能扎根生长,更能向阳而生”已成为落户开发区企业家们的共识,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正以昂扬姿态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