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8月14日讯(通讯员 张俊钧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来袭,诏安县官陂镇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将群众转移安置作为防御核心任务。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全员响应,聚焦低洼地带、高陡边坡、老旧房屋等重点风险区域,逐户开展隐患排查与人员转移劝导。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建立“一对一”包保责任制,以“应转尽转、不落一人”为原则,明确转移时间节点与安置标准,确保转移过程高效有序。
为抢抓台风登陆前的黄金窗口期,官陂镇于8月13日晚严阵以待,组建多支应急转移小分队,对行动不便的群众实施“点对点”专车接送,于当晚9时30分前完成全部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同步建立人员信息动态台账,对转移群众数量、安置去向、特殊需求等信息实时更新核验,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针对陂里旧桥、防洪堤出入口等安全隐患,镇相关部门连夜组织人员拆除松动栏杆、堆放防汛沙袋、设置警示标识并安排专人值守,从源头消除风险。
官陂镇在辖区多地设置临时安置点,提前储备床铺、饮用水、食品、医疗物资等生活保障物资,满足转移群众基本需求。安排党员干部、医护人员驻点服务,24小时轮班值守,密切关注老人、病患等群体的健康状态,帮助群众快速适应安置环境,缓解焦虑情绪。此外,建立“每日三巡查”机制,对安置点消防设施、用电安全、卫生条件开展常态化检查,以精细化服务让群众在临时住所住得安心、生活舒心。
此次台风防御中,官陂镇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行动准则,通过前瞻性部署、精准化排查、人性化安置,构建起覆盖全镇的防风防汛安全网络。随着台风“杨柳”逐步逼近,全镇党员干部仍持续奋战在隐患排查、群众安抚一线,以连续作战的韧劲筑牢生命财产“安全堤”,为后续防汛减灾工作争取主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