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陈伟来 沈悦 闽南网记者 柯嘉进 文/图)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的特点,成为群众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伴随其数量激增,违规停放、充电乱象、质量缺陷等问题交织叠加,导致火灾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公共安全。近期,诏安县紧紧围绕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等关键环节,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提速增效。
压实责任链条,凝聚整治合力。以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为突破口,诏安县建立常态化专班推进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专班会议,明确部门、乡镇职责,细化生产销售、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环节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会上总结各专班在违规行为查处、充电桩建设、宣传教育等方面梳理了各工作专班阶段性整治工作成效,聚焦老旧小区充电设施不足、群众安全意识薄弱等堵点、难点问题,通过“集中会商、靶向施策”制定针对性方案,推动整治精准落地,筑牢安全根基。
部门联动攻坚,消除安全隐患。县专班组采取“日查+夜查”等形式,深入沿街商铺、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聚焦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违规充电、飞线充电、人车同屋、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同步检查停放场所及充电区域消防设施、器材配备情况。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当场制止,隐患问题立即要求整改清除,并督促相关负责人强化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企业负责公共区域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推动其将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纳入日常工作,加强电动车存放、充电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出现“反弹”现象。
强化宣教引导,提升安全意识。依托“五进”宣传工作,诏安县发动宣讲队、乡镇网格员、消防志愿者等基层力量,深入商场、市场、高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销售网点等场所,通过“敲门行动”“摆摊设点”等方式向群众普及电动自行车违规充停、“飞线充电”等行为的严重危害,张贴“楼道禁止停放电瓶车”海报引导群众养成规范充电、安全停放的良好习惯。借助消防宣传车“走街串巷”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共35余次;利用楼宇电视、户外LED屏等媒介,全天候滚动播放安全公益广告和警示片,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安全、参与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