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1月20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通讯员 方堃 杨一琛文/图)“省级美丽乡村”、“省级绿色村庄”、“省级绿盈乡村”、“省级特色旅游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古村落村庄”、“省级休闲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诏安县霞葛镇司下村为何获得如此多荣誉?农家小院宁静温馨、乡村道路通畅便捷、富民产业提质增效、田野深处生机勃勃。乡间小道上的茶香扑面而来,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山水田园间萦绕着悠悠乡韵,一片片祥和的画卷慢慢铺开而来......
近年来,诏安县委、县政府积极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底蕴、整合资源、打造特色”的发展思路,精心筹划,科学布局,扎实推进,培育了一批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旅游目的地,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了更多游客选择诏安,玩在诏安。
茶旅融合之路的“茶飘香”
盛夏时节,驱车驰骋在诏安霞葛,无论是体验农家“乡事”还是领略客家小镇的文化气息;无论是品尝茶山民宿的特色美食还是重温革命老区的峥嵘岁月,都能感受到这片热土散发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霞葛镇司下村打造了茶山、“月亮桥”、“月亮溪”、“星光大道”、生态旅游步道、黄花风铃木花海、朱顶红花海、特色客家土楼等乡村特色旅游景点。“诗与远方”,其实并不遥远。山乡村庄中,有我们熟悉而难忘的乡愁;给美丽乡村植入文化基因,那份美好会令人魂牵梦绕!
说到司下,“茶山”是司下村的茶旅融合之路的“代表作”。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品茶、栖息、赏花,还可以游玩网红甩桥等特色项目;而配套完善的农家乐、住宿等,更是让游客旅游“全程无忧”。
“霞葛是个美丽的客家小镇,每次来司下村,都让我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客家风趣。不仅有丰富的农业产业,还可以领略客家文化。除了在物质上丰富了自己,还在文化上给我充饥”来自潮州的游客李军连连称赞这里的乡村旅游很安逸。
对于一直在大城市生活的李军而言,在霞葛享受的闲适、惬意乡村旅游生活,无不体现出该镇在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做出努力。近年来,霞葛镇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农旅融合发展主题,深入挖掘乡村旅游元素,实现产业基地与旅游景区全域覆盖、相互依存、融合发展。
昔日乡村焕新颜,依托自然风光和特色资源,特色民宿、农家乐等旅游业态孕育而生,村民的荷包也更鼓了。“我们家的农家乐就开在司下茶山山脚下,游客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司下农家乐老板说道。
农旅融合 “硒游记”上好“风光”
依托客家土楼文化、茶山夜市、田园美景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领略“硒游记”旅游路线上的生态富硒农业产业园、土楼民宿、农家乐、果蔬采摘、朱顶红花卉,以“硒”为媒的“做硒客、吃硒餐、找硒物”的“硒游记”旅游路线,发展生态旅游。
农旅融合振兴之旅线路以此为出发点,将具有现代农旅融合示范效应的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点串联,以弘扬福建省优秀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彰显广大农民“稻花香里说丰年”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
行程路线从司下大门(南乾楼、星光大道、月亮桥、月亮溪)——嗣昌楼——大坪巷——司昌楼——南昌楼司昌楼富硒生态观光园——茶山(夜市)——草莓园。
可以感受到司下的各个土楼原有的风貌、文化、特色。碧绿优良的茶田,古朴、雅致的土楼,还有耳边潺潺的水声......漫步与茶山小径,呼吸着饱含茶田气息的空气;一垄垄草莓植株生机盎然,一排排红彤彤的草莓果实成熟飘香,“注定红草莓园”的“加入”,让您尽享冬日里的那份“莓”好;饭菜飘香的农家乐是解开你“味觉密码”。夜幕降临,司下被灯光笼罩下,当你住进司下小筑(民宿),可以感受这里的几分宁静和几分绚丽。
未来,司下村还将进一步挖掘文旅资源,打造“亲子+民宿+研学+游乐”于一体的乡村游学基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老村旧貌换新颜
村貌美丽了,村容整洁了,村风和睦了......走在司下乡间小路上,可以感受到从一个山村华丽转身看霞葛的乡村振兴和农旅融合的日新月异。
当您走进霞葛,你可以领略到二都人林迈佳讲学的龙山书社;始建于清乾隆二年金环塔,每一条石、每一榕根、每一枝条都饱经沧桑、阅尽繁华;明永乐元年(1403)始建的五通宫,是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茶旅融合的繁荣发展,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乡村越来越美、产业越来越旺、人气越来越足,这证明我们走对了发展路子!接下来,霞葛镇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在推进乡村振兴具体工作中,发挥司下村八张省级名片效应,以硒为媒,做强做大富硒八仙茶和朱顶红种植产业,加快研学基地、农家乐、特色土楼民宿等项目建设,串联龙山书社、五通宫、夫人陂等景点,打造一条‘硒游记’旅游路线,推动全镇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奋力谱写山区中心集镇富美霞葛新篇章。”霞葛镇党委书记李祥微称。
从茶旅融合“破题”乡村振兴
乡村魅力蝶变,是茶旅融合之路的“先驱”。
如果说村容村貌的变化让村民“眼前一亮”,那么基础设施建设则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成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铺开以来,清理整治并建设了星级公厕、小公园、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巷道硬底化工程……
“现在,农户房前屋后得到美化绿化,农家乐、民宿、田园茶舍等乡村旅游产业设施也建设起来,村里发生了巨大而可喜的变化。”司下村书记江子传感慨道,自2017年以来,他奔走在乡村建设工作一线,积极做好村民工作,亲眼见证了美丽乡村的蜕变。
茶旅融合之路,不仅富了村民,还逐步实现了人才回流,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来到司下村投资兴业。
“其实我们来之初也是有考察了其他乡镇,相对比下霞葛司下村,第一从本身的自然条件很适合。从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活环境等方面来看总体是比较具备公司的发展条件。”福建注定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延源称。
从选地到发展,基地中的工人大部分是当地的村民,以基地带动农户,并为其提供种苗及种植技术指导,带动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我们目前都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销售,每亩可以种植6000个种球,农户代种回收每个种球利润在3元,一亩可以收成1.5-1.8万元左右”沈延源说道。同时,基地还将结合乡村发展休闲旅游体验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的网红流量池,发展“一村一品”种植。
大量游客的到来,让司下村乃至整个茶山的 农村群众都分享到了旅游业繁荣发展的“甜蜜果实”。据统计,夜市开张以来,最热闹的时候一天会有1000-1500名的游客。农家乐和夜市的开业,不仅为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提供了岗位,同时摊位的出租费和茶山基础设施的管理费也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4万多元的收入。
不负韶华争朝夕,奋楫扬帆正当时。诏安县将持续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用文化铸魂“富脑袋”,用乡村旅游“富口袋”,努力为全县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