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乌克兰将成中国最大海外农场 向中国提供300万公顷农田

来源:闽南网 2013-09-24 10:56 http://www.mnw.cn/ 海峡都市报电子版

  闽南网9月24日讯 “乌克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农场。”香港《南华早报》9月22日发出的报道引来众多关注目光。根据这一报道,乌克兰将向中国提供300万公顷农田,主要作为粮食与肉类的生产地,首期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开辟10万公顷农田,用于中乌合作。此举被称为近期中国公司向海外扩展耕地的最重要的一步。

总投资额预计将达26亿美元

  据乌克兰媒体消息,近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与乌克兰农业公司KSGAgro签署协议,后者将向中国提供10万公顷农田,预计最终土地合作规模将更大。根据这份为期50年的协议,中方可在乌克兰农田上种植作物和养猪。这一投资将使乌克兰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农业中心。

  欧洲大西洋一体化中心副主任若夫坚科表示,“该项目打开乌克兰进军中国农业市场的大门。”

  据报道,该合作的总投资额预计将达26亿美元,其中灌溉系统的投资将达2000万美元。乌方将用这笔投资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赫尔松地区和克里米亚的2万公顷土地上安装滴灌系统。乌克兰专家认为,中国投资将有助于提高乌克兰的技术标准。

乌克兰被誉为

欧洲粮仓

  《环球时报》记者在新疆建设兵团网站上看到,今年5月29日乌克兰KSG农业考察团曾来新疆建设兵团下属的共青团农场考察。而对于这项合作,《环球时报》记者22日致电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得到的答复是他们正在核实之中。

  最近数年来中乌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发展十分迅猛。乌克兰是传统农业大国,曾为苏联时期重要的农业基地,被誉为欧洲粮仓,农业是其国家经济命脉。盛产小麦、玉米、大麦、土豆、甜菜、亚麻、向日葵等,尤其是后三者的种植量及其加工品在中欧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乌克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糖国之一,是苏联最大的食糖生产基地。

  乌农业专家分析指出,中国土地面积有限,必须通过扩大海外农业规模,才能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走出国门,海外寻求机会成为中国努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的积极举措。新闻晚报 环球时报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第四次青少年版权保护季
  • 2025年7月贵州省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向彪等任免职的通知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全域联动消费升温 厦门暑期文旅迸发多元 华安:百亿工程 万众同心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 厦门:保障菜篮子拎得稳 全链条应急保供 翔安一批老旧变压器换新升级 200多盏路灯 福建省首届“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厦门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秉清、夏柱兵、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