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来源:新华网 2023-06-08 10:18 http://www.mnw.cn/

  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然而,一支国际研究团队6日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发表论文,认为“无冰之夏”可能提前至本世纪30年代出现,因此提醒有关方面早做准备。

  这支团队由韩国、加拿大和德国研究人员组成,利用卫星数据研究了北极地区1979年至2019年海冰覆盖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预测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程度下海冰面积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无论温室气体排放程度如何,北冰洋最早将于2030年至2050年间出现第一个没有海冰的9月。在高排放情境下,预计本世纪晚些时候,北极地区将在初夏时分就已无海冰。

  科学界普遍认为,如果北冰洋被冰覆盖的面积不足7%、即100万平方公里,即可视为“无冰”。

  一般而言,北冰洋冰量每年夏季开始后减少,9月中旬达到最小值。近年来,北极夏季海冰面积迅速缩小,这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的最明显信号之一。大部分专家认为,北冰洋海域将在本世纪某个年份的夏末出现无冰现象,但就具体年份存在争议。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即第六次评估报告预测,在温室气体保持中等排放或高排放的情境下,预计北极海冰面积在本世纪中叶前后至少出现一次无冰情况,2081年至2100年间9月无冰将成为常态;如果温室气体能够保持低排放,北极地区本世纪不会出现“无冰之夏”。

  研究人员认为,这项最新研究强调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北极地区的深远影响,显示为北极地区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季节性无冰早做规划、尽早适应的重要性。

  论文作者之一、德国汉堡大学海洋学研究所教授迪尔克·诺茨告诉法新社:“现在将北极地区夏季海冰作为景观和栖息地来保护,为时已晚。这将是我们的气候系统因温室气体排放而失去的首个主要组成部分。”

  法新社援引研究人员的话报道,北极海冰融化不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不过,北极地区变暖可能加速格陵兰岛冰原融化。这些冰原由截留在陆地的淡水冰组成,一旦完全融化,水量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米。另外,海冰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把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随着海冰融化,地球会吸收更多的太阳能,北极将加速变暖,进而“影响人类社会和全球生态系统”。

  数据显示,与19世纪后期相比,北极和南极地区目前平均气温已上升3摄氏度,升幅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北极2012年海冰面积创最低纪录,仅有340万平方公里,2020年和2019年海冰面积也处于历史低位。(王鑫方)

原标题:北冰洋或比预期提前出现“无冰之夏”
责任编辑:曾少林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六部门联合部署开展第四次青少年版权保护季
  • 2025年7月贵州省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
  •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向彪等任免职的通知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致敬医师节
    致敬医师节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视频)晋江深沪开渔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开渔季·厦门版“抢鲜”指南 全域联动消费升温 厦门暑期文旅迸发多元 厦门市疾控中心提醒: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 厦门:保障菜篮子拎得稳 全链条应急保供 翔安一批老旧变压器换新升级 200多盏路灯 福建省首届“青春之歌”创业创新大赛厦门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王秉清、夏柱兵、刘健 人体中的哪块骨头与其他骨头不相连?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