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只能见父母一次
昭和天皇结婚之后,皇后良子接连生下4个女孩。这引发了皇室的后嗣危机,街头巷尾流言四起,“皇后陛下的肚子肯定只能生女孩”,“明治天皇拥有12名妻妾,而现在的陛下却只有皇后一人”……元老重臣们纷纷劝说天皇纳妾。关键时刻,皇后良子再次怀孕,并于1933年12月23日生下一男婴。经过仔细考虑,昭和天皇给皇子命名为“继宫明仁”,继宫为号,明仁为名。这个名字既出自明治天皇颁布的《大教宣布之诏》中的“宣明治教,以宣扬惟神之大道也”,也包含了中国典籍《周易》中“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的含义。
按照惯例,皇太子出生后,要被送到远离父母的人家去抚养。但昭和天皇不愿孩子像自己小时候那样,过远离双亲的生活。而且他没有其他妃子,不用担心太子安全问题。于是,昭和天皇在内宫设置了皇子御殿,把明仁留在身边。
明仁逐渐长大,大臣们看到昭和天皇仍无意将他送出去抚养,不得不求助于昭和天皇的母亲贞明皇太后和政府元老西园寺公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后,专门处理日本皇室成员事务的宫内省正式向天皇夫妇禀告:“皇太子到3周岁时要离开两位陛下,此事业已决定。”昭和天皇拿不出有力的反对理由,况且这也是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只得同意。
1937年3月29日,3岁零3个月的明仁离开双亲,移居东宫御所。按规定,明仁每周只有星期日能返回皇宫看望父母。这短短的一天,对疼爱他的昭和天皇夫妇来说,显得非常短暂。他们尽量利用这一天,陪明仁玩捉迷藏等游戏,昭和天皇还经常给明仁讲解各种花草、动物的知识。
1944年,明仁和许多日本小学生一样,被疏散到枥木县(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日光市躲避战乱,与昭和天皇只能通过信件联系,日本共同通讯社负责为天皇和皇太子传递信件。1945年11月7日,明仁从日光返回东京,先是同弟弟暂住于未被完全烧毁的东宫御所,后又迁至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的新行宫。兄弟俩仍同战前一样,只能在每个星期日前往皇宫探望父母。学校的一些老师都觉得,明仁长期与父母分居,只能在侍从的陪伴下学习生活,实在“太可怜了”。
1946年至1950年,昭和天皇遵从“学习西洋思想和习惯”的方针,聘请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伊丽莎白?维宁当明仁的家庭教师。同时,还有4位旅居东京的西方青年帮助明仁练习英语。1956年3月,明仁从学习院大学经济学院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