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行政诉讼法施行23年执行难 “民告官”多因拆迁

来源:闽南网 2013-12-26 10:50 http://www.mnw.cn/

  核心提示 1990年,中国施行刑诉法,首次确立了“民告官”的法律制度,曾被认为是巨大突破。然而实施23年以来,“民告官”之路并不顺畅:受理案件量极少,打赢的更少,打赢官司也未必能从政府那里得到执行。

  行政诉讼法已到了非修改不可的地步。从本月24日至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举行,将审议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提上了议程。

  “民告官”多因拆迁

  1987年,农民包郑照因房屋被强拆,状告浙江苍南县政府,成“民告官第一人”,时任县长黄德余亲自出庭。两年后,行政诉讼法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但23年未修改过。

  “它改变了‘官贵民贱’的观念,使得老百姓和政府坐在同一个法庭接受裁判。”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曾如此评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政府“讨公道”。然而,截至2012年,全国共受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仅191万件。

  学者刘行指出,目前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年受案12万件,“相对于全国数以万计的行政机关,不计其数的执法活动,可谓九牛一毛。这与民众的诉求,以及政府行政现状都明显不相称”。

  浙江律师袁裕来在坊间有着“行政诉讼第一人”之称。2000年以来,他代理了数千件行政案件,告过260多个行政机关,“绝大部分与征地、拆迁有关。被告从基层政府一直到国家部委,浙江几乎每个地方政府都被我告过”。

  尽管代理的多个重大案件胜诉,但他感叹,“很难,非常难”!

  原告胜诉不到一成

  赢了官司执行仍难

  即使千辛万苦立了案,法院判决起诉方胜诉,执行也非常难。对付执行难,袁裕来有绝招,“在博客、微博上公开法院的判决,媒体一关注一曝光,法院和败诉的行政机关就吃不消了”。

  但是其他“民告官”案件中的原告,大多没有袁裕来的影响力。由于法院缺乏强制执行手段,很多时候原告即使赢了官司,也难以讨回公道。

  马怀德表示,总的来说,执行难的原因有三方面:被执行组织没有履行能力、部分行政机关无视法院、司法权力难以有效制约行政权。而司法权力难有效制约行政权,是因为法院的自身权威、独立性以及法官的独立性均不够。

  尽管指定管辖、异地审理等有利于增加司法机关独立性,但在业内看来,变更管辖权增加了诉讼成本,过大的跨度也不利于执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修订其他相关法律,保证司法独立于行政权。

  推荐阅读:“民告官”法律20年后首修改 拒不履判可拘留官员

  南都社论:行政干预司法能否好转 值得审慎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如何健康过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指引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民调: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首月支持率为65%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平安产险福清中心支公司:“爱和责任”进 央视《新闻联播》|“厦门发展战略”启示 福建省杂交水稻制种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超80 福建省6部剧目入选新时代廉洁文化优秀作 中国最大单体咖啡烘焙工厂在厦开建 厦门出台11条措施助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漳州7个村共建食用菌产业基地 平潭推出航运业贷款贴息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