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时事新闻 > 正文

清华博士生“弃研从教”有何可惜的

来源:红网 2012-11-24 13:46 http://www.mnw.cn/

  近日,清华博士生萧杨突然放弃留校继续做科研的机会,与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签约做数学老师。其导师写下3000多字的长信,表达惋惜与困惑。数日后,萧杨在一个社交网站上贴出一封长信回复老师,“我已经厌恶科研了。”(11月23日《新京报》)

  按照传统的所谓“人才观”,博士的工作定位就是搞科研,起码也得在高校里混,唯其如此,才算“人尽其才”。如果到中学当老师,或是干别的营生,就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从这个角度看,萧杨博导表达惋惜与困惑可以理解,何况,科研事业也是薪火相传,培育或特色到一个“好苗子”不易。然而,站在“大人才观”的角度审视,这类惋惜与困惑折射了评价人才的狭隘与偏颇,欠妥。

  通俗地讲,人才就是某一行当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或领军人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别说是当中学老师,就是从事卖肉、剃头等所谓“粗俗”行当,干得好,也能成为瞩目的人物。行当之间无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干得一般化与干得出彩之分。当中学老师怎么了?当中学老师也不轻松,若要当一个优秀的中学老师就更不容易了。退一步说,即使没当上优秀老师而只当了一名普通教师也没什么,正是成千上万的普通老师构成了最可爱、最受尊敬的“园丁”群体,没有他们默默无闻的辛勤培育,哪能有各行各业的栋梁?哪能有宏大的建设者大军?搞科研有意义,搞教学也有意义,萧杨的选择无可厚非。

  萧杨说他从小被教育成“听话的好孩子”,自己的兴趣很少被顾及,这是耐人寻味的。兴趣是成就个人业绩与价值的原始推动力。对某一行当没兴趣,硬着头皮去做,无疑是痛苦的折磨,即使取得暂时的成绩,也不会走得很远。若是对某一行当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必将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萧杨弃研从教,主因是对科研没兴趣了,非让他继续搞科研,不是活受罪吗?还能硕果累累吗?他过去取得的业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未来。

  如今,是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年轻人更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兴趣,这是时代的进步。萝卜白菜各有所好,年轻人选择何职业,完全是个人的权利。只要他们有兴趣,学有所用,造福社会,就有助于社会和谐,我们应尊重其选择,大可不必指手画脚。就萧杨弃研从教而言,少了一个搞科研的,科研界不会伤“元气”;多了一个搞教学的,也许教育界可能升起一颗“明日之星”。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责任编辑:hdwmn_ctt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已有0条评论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如何健康过夏?国家卫生健康委提供指引
  •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民调: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首月支持率为65%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斜视手术什么年龄做较合适?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医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喜迎食博丨成都市新津区考察团到漳州龙海 龙海区检察院:法治护航成长,共筑家庭保 长泰后坊村幸福院:托起稳稳的“夕阳红” 平和:双向奔赴 校地合作共谋振兴新篇 南靖县开展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集 今日(7月4日)最新油价查询:7月15日油 农行东山县支行:顶街设征信宣传栏 助力 平安产险福清中心支公司:“爱和责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