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闽南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头条 > 正文

老人受骗“梅花解冻民族资产”11年在漳浦耗尽30万元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2-03-06 17:52 http://www.mnw.cn/
[摘要]“大业”,为了这两个字,江苏籍老人黄诚(化名),在漳浦绥安镇楼池西村,由花甲迈向了古稀。

  海都闽南网讯“大业”,为了这两个字,江苏籍老人黄诚(化名),在漳浦绥安镇楼池西村,由花甲迈向了古稀。

  2001年,黄诚与一名朋友来到漳州漳浦绥安镇后楼池西村,说是服侍一名“老妈”。这一待就是11年之久,黄诚的30多万银行存款也悉数耗尽,直至今年2月底患病,他才被儿女强行带走。

  黄诚的儿子黄先生说,一起带走的,还有父亲的一本笔记和一沓资料,查看之后得知,这些年,父亲原来深陷于“梅花同盟全球总会解冻民族资产”的骗局中。

  目前,黄先生已向漳浦警方报警,他今天将到漳浦县公安局递交相关资料。记者从漳浦县公安局获悉,此案已转由绥安镇派出所查处,目前还在调查中。

【家属讲述】
来漳浦“做事”,11年只回一次家

  黄先生的女儿佳佳,今年10周岁,而直到上周,佳佳才在扬州市医院里,第一次见到爷爷黄诚。

  黄先生说,他老家在江苏淮安金湖县城,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父亲黄诚是当地一家国有企业的退休干部,1999年提前退休。之后,黄诚老两口独自在单位分配的老房子居住,后因老伴常到儿女家中帮忙带孩子,黄诚经常独自一人在家。

  2001年,黄诚与当地朋友杨先生一起前往漳州漳浦,说是过去服侍一名“老妈”,他和“老妈”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而对于“老妈”的身份及其在漳浦的所作所为,黄诚一直对儿女守口如瓶,“我们多次问他,他都不肯说,由于忙于工作,眼见父亲也健健康康的,我们当时只能随他的意”。

  2003年,黄诚回过一次家,此后就再也没回家过。平时,家人经常与黄诚通电话,屡次劝说黄诚早日回家安度晚年,但都遭到黄诚拒绝。2005年,因怀疑黄诚身陷骗局,家人曾打电话向漳浦警方报警求助。2010年,黄先生兄妹三人专程来到漳浦绥安镇后楼池西村,准备将父亲带回老家,结果还是被拒绝,“我父亲坚决不回家,他说大业马上要实现,要是回家就前功尽弃”。

突发心肌梗塞,老人仍拒绝回家

  今年2月16日,远在扬州的黄先生突然接到漳浦县医院打来的电话,称他父亲黄诚突发心肌梗塞,催促他赶紧前去救人。当天,黄先生兄妹三人就赶到漳浦县医院。

  黄先生说,有名医生悄悄告诉他,说他父亲身边的人都是骗子,因父亲病情较重,建议迅速转到漳州市医院治疗,“当时我就纳闷,我父亲旁边的人,看上去全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怎么会是骗子?”但当黄先生兄妹要将父亲转回扬州治疗时,却遭到那伙人的阻拦,“他们说已经请黄药师的徒弟下山送药,要不了多久就能送到”。

  听到这话时,黄先生非常诧异,不料他父亲却很平静,居然还明确表示拒绝回家,要等所谓的黄药师徒弟送药过来。无奈之下,黄先生兄妹只好强行将父亲送到漳州市医院。经查,黄诚患了前闭合上位心肌梗塞,经过12天治疗,病情相对稳定后,儿女们将他转回扬州市医院做手术。目前,黄诚仍在住院观察中。

  而令黄家人十分头痛的是,不管家人如何劝说,黄诚至今仍然执迷不悟,三番五次念叨着,还要回漳浦继续未完成的“大业”。

【笔记显示】老人11年深陷民族资产解冻骗局

  父亲口中的“大业”,黄先生起初也不明白是什么,在办理转院过程中,他还发现,父亲银行卡内原有20多万元存款,算上这些年的退休金,共有30多万元,但如今,卡内只剩下4000多元。

  这些年,父亲到底在做什么,30多万元又是怎么蒸发没了,一时间,许多疑问围绕在黄先生脑中。

  在整理父亲物品时,黄先生从一沓资料和一本父亲写的笔记本中找到答案。仔细查看这些材料后,黄先生断定,父亲陷入“梅花同盟全球总会解冻民族资产”的骗局中。

  黄诚在笔记中详细记录一个叫“老妈”的特殊人物。这个“老妈”又称“老红梅”,自称掌管着一笔巨额民族遗留资产,其中包括一些国民党将领的支票、股票及抗战时遗留下来的日本大洋等,这些资产可以换来1兆亿的天价资产,然而,这笔资产却被冻结无法使用,这需要黄诚等追随人员帮忙运作,才能将这笔资产解冻。而成功解冻后,将论功行赏,主办人奖金达1.6亿,协办人奖金达6000万。

  黄诚在笔记中称,从2001年至2008年,他每月向“老妈”身边的工作人员梁某缴纳1500元至1800元,还不定期往某个账户汇款,近十年来,还有多人向“老妈”缴纳的金额,数额从4万到30万元不等,经黄先生粗略估算,总金额高达100多万元。根据笔记记载,“老妈”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打着“老妈”的旗号,到河南、淮北等地骗取财物。

  除笔记外,黄诚还留下一些关于民族资产解冻的“红头文件”,还有“梅花同盟全球总会”颁布的家法等相关资料。“我们查看这些物品,才断定父亲遭遇民族资产解冻骗局。”黄先生说。

□延伸阅读
这个老骗局各地皆发生过

  “民族资产解冻”其实是个老骗局,在全国各地皆有发生过,央视还曾曝光过,但仍有不少老人上当受骗。

  本报2010年12月9日也曾报道过,也是“民族资产解冻”的骗局,让晋江一名60多岁的老人,走进一个叫世界梅花协会的组织“跑大业”,并深陷其中30年。当时,泉州市公安局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梅花协会是个老骗局,嫌犯以寻找、解冻民族资产为名行骗,此类骗局主要针对老年人,一是利用贪便宜心理,另外也与老年人的“孤独症”有关。不过,由于很多受害者“走火入魔”或者面子上过不去,不愿承认被骗,给警方破案带来困难(详见本报2010年12月9日A11版报道)。

为何老人易上当?

  两儿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儿孙绕膝的黄诚,本可以在家安享天伦之乐,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他,却为何也身陷骗局11年,经家人百般劝解,仍然执迷不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玲子分析说,这跟老人信息闭塞、退休后孤独感强等原因有关。首先,大部分老人对新的社会信息关注度低、摄入量少,对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认识不到位,因此即使碰到多年前异地发生的老骗局,仍容易上当;其次,老人与儿女分开居住,或者虽然住在一起,但儿女因工作繁忙,对老人关心较少,会导致老人的孤独感较强,这些老人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也会较强烈,此时若有人常主动向老人嘘寒问暖,很容易获取老人信任;第三,一些退休的老人,仍然有获得他人认同的心理需求,不少老人家都不愿意赋闲在家,他们往往希望通过做一些事情,来让儿女和周围的人觉得,他们还是有用的人,以此来获得大家的尊重。此外,随着年龄增大,因大脑某些功能会逐渐退化,老年人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会下降,这也是导致老人更容易上当的原因之一。(本网记者林深圳)

责任编辑:hdwmn_cjf
相关阅读:
新闻 娱乐 福建 泉州 漳州 厦门
猜你喜欢:
热门评论:
频道推荐
  • 拼2026年新北市长选举,侯友宜副手发布形象
  • 特朗普再次攻击南非
  • 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孙洪君、邓竹林、王达利
  • 新闻推荐
    @所有人 多项民生礼包加速落地快来查收 三峡大坝变形?专家:又有人在恶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为什么没出现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线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呼伦贝尔现幻日奇观 彩虹光带环绕太阳
    视觉焦点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秋风起,紫菜香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石狮环湾生态公园内粉黛乱子草盛放
    精彩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丨立冬进补 不是大补特补(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医解百科︱空腹不能吃柿子,是真的吗?(视频)
    专题推荐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关注泉城养老服务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闽南网推出专题报道,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现泉州在补齐养老事业短板,提升养老服

    新征程,再出发——聚焦2021年全国两会
    2020福建高考招录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泉州台商区党工委主要领导调研物业管理提 金奖总数全国第一!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 蒋欣为穿礼服控制饮食到痛哭 称从小就健 德化县县长吴志朴到挂钩联系社区党组织( 王传君获封东京电影节影帝 发言感谢白百 最高补助300万!漳州出台支持“圆山创新 织密“安全网” 漳州台商区防洪排涝提升 S508线云霄段综合提升工程圆满收官 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