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检测仪器正式在厦门“上岗”
海都闽南网讯 昨天是厦门市环保局发布“24小时内PM2.5监测平均值”的第一天,厦门目前的三个PM2.5监测站同时启动。
首日发布结果让人意外:海沧数值0.072毫克/立方米,逼近国家标准红线0.075毫克/立方米;而首日的厦门空气质量日报也显示,海沧的空气污染指数达到100。
厦门市环保局专家认为,两个数据都表明,海沧的空气质量状况接近轻度污染。
记者了解到,除了北京外,厦门是全国第二个每天定时发布PM2.5监测数据的城市。
监测:PM2.5数值 海沧逼近国标红线
昨天中午12点,厦门市环保局在其网站上,发布了PM2.5日均浓度日报。仪器显示:2月29日12时~3月1日12时,厦门的三个监测点中,鼓浪屿数值0.052毫克/立方米,洪文0.052毫克/立方米,海沧0.072毫克/立方米。
根据国家标准,PM2.5的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也就是说,海沧点的监测数值,很接近国家标准点了。
而新的指数开始监测发布后的首份厦门空气质量日报也显示,岛内外几大监测区域中,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就是海沧,指数为100,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氮。其他几个监测点的空气污染指数分别是:鼓浪屿70、湖里80、洪文70、同安77、翔安59、参照点53、全市69。
据介绍,在引入PM2.5数值后,厦门目前的每日监测环境指标达到4个,分别是空气质量指数、臭氧指数、PM2.5和水质量,全面准确地反映厦门每天的环境质量情况。
解读:海沧指标接近轻度污染
昨天下午,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程师庄马展表示,首日的PM2.5检测结果表明,海沧的数值已临近了国家规定的临界点,而空气污染指数也是100,“这两样指标很相近,监测结果相互印证一下,是比较准确的”。
海沧的这个数值指标,到底说明什么了问题?庄总工程师表示,简单说,也就是海沧的空气质量指标已经接近轻度污染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III(1)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此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但对健康人群基本没有影响。
未来:或将采用预警系统
庄总工表示,海沧的空气质量指标一直都比较差,因此,在全市三个监测点中监测到的数值最高,“也算正常”。
未来怎么办?庄总工说,目前的状况,只能先引入监测,但未来肯定将引入预警系统,“监测后对空气质量状况发出预警”。
根据计划,厦门目前现有的8个空气自动监测站,在今年内都将进行PM2.5监测。到目前为止,鼓浪屿、洪文、海沧这3个站的监测设备已全部到位,并已经开始工作,且监测情况稳定,正作为第一批对外发布监测数据的点,随后还将有二批、三批。
□名词解释
PM2.5
据了解,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这是我国首次制定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新标准将在2016年全面实施。(本网记者 陈挺)